最近有业界人士在讨论互联网的“35岁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新浪系”选择二次创业往往也在35岁左右,抛开创始人的特殊身份不谈,其中最典型的开心网CEO“程炳皓”,就是在新浪十年之后,36岁时创建了开心网。
从某种意义上说,“35岁创业”现象,似乎是一种更为成熟的选择,在积累了业务认知、管理经验、商场智慧、包括人脉资源之后单飞,似乎更具有高度与安全性。我们发现,新浪的员工与新浪职场重合轨迹往往特别长——这也是35岁创业的原因之一,而在离开新浪之后,他们中有人的创业历程甚至还能与新浪延长线再度交会。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
我们发现,从新浪离职出来创业的人选择比较多元化,似乎很难归结出一条统一规律:王志东34岁创办的点击科技是软件平台,程炳皓36岁创办的开心网聚焦在SNS领域,杨震40岁时创办的大承网络是网游公司,蒋显斌在38岁的时候建立了扶持文化纪录片的CNEX基金,林欣禾转型为风投DCM合伙人,而作为新浪前董事长汪延,目前的身份是民建中央委员。
实际上,新浪一直是带有多元化“兼容并蓄”的DNA和倾向,既有海归扎堆,又有程炳皓这样的中专学历的技术精英做到新浪研发中心主任的例子。
与此同时,新浪在这发展的十余年间,也在不断进行多种商业模式的尝试:从无线、到电子商务、到搜索、到网络游戏、到在线旅游、到SNS,这些尝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是正如《圣经》中所说“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恰是在新浪的这些尝试,为新浪人在日后创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开心网CEO程炳皓,就是经历过无线、企业服务、爱问搜索、研发中心等几个部门历练,在2008年选择了人际关系互动的SNS网站作为创业切入。
实际上,业界普遍认同的是,到了2004、2005年左右,中国互联网很多新业务已经到了发展的新阶段,比如视频、垂直电子商务、SN S,这些新领域对创业个人来说意味着一展身手的冲动。
但另一方面,门户鉴于自身的用户规模、财力物力,不一定第一时间对所有的新业务都即刻上马“冲锋陷阵”,而是可能先观察,后赶超,而赶超的手段也是可以通过收购、入股等多种做法,这就使得后面开心网与新浪目前发生的关系结果极为必然。
创业遭遇新浪延长线
2009年11月,新浪入股程炳皓创始的开心网,并暗示未来可能采用类似的方法来入股其他创业公司,随后新浪也不断推出自身微博等SNS产品与开心网业务部不断打通的举措,这似乎说明,即便是独立创业,从另一个角度看,“新浪系创业者”事业发展的轨迹仍可能与新浪延长线相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009年10月,新浪拆分旗下房地产业务与易居中国克尔瑞公司合并而成的中国房产信息集团(NASDAQ:CRIC)在NASDAQ市场上市,而且这还不算是个案,根据业界预测,新浪其他诸如汽车频道、财经频道都可以同样效仿房产频道的这一做法,
不少新浪人把这种“体外孵化”产生新机制、新结构,新平台、并最终可能上市的做法,认同是公司内部的二次创业——因为,成熟企业发展到后来,有可能产生对后来员工缺乏有效激励的缺憾,甚至可能会产生因期权而导致薪酬悬殊的情况。
实际上,这种“体外孵化”的做法,也可以看成是成熟企业为阻隔员工“走出名企”的一种回应手段,如果在新平台上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内部创业”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新浪离职创业人士概况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
王志东
原新浪网首席执行官,1993年创办四通利方(新浪前身),2001年12月,离职创办点击科技
张莅政
2001年加入新浪,曾任新浪网首席营销长兼执行副总裁,2004年12月离开新浪,2005年1月正式加盟新传国际,任集团CEO目前任新华悦动传媒(N asdaq:X SEL)总裁
林欣禾
1995年联合创立SINANET(华渊生活资讯网)曾任新浪网首席运营官,2006年加入D CM中国区担任董事合伙人
蒋显斌
1995年联合创立SINANET(华渊生活资讯网)历任新浪台湾总经理、新浪无线总经理、新浪热线总经理、新浪执行副总裁,2007年离开新浪创办CNEX基金
杨震
2002加入新浪网,曾任新浪网副总裁、新浪乐谷公司执行副总裁,2004年离职创办大承网,2009年大承网和空中网实现并购
程炳皓
1998年-2008年在新浪历任无线技术副总经理、企业服务副总经理,爱问总负责人、研发中心主任,2008年创建开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