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
中国人初次见面时,习惯问对方“贵姓”。可见,现实生活中,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是以知道他姓什么开始的。
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不少硕儒名宿都给它下过定义。《左传?隐公元年》上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名之字”。《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说文解字》也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以上这些论述的意思是说,姓的含义最早与女性生子现象有关,为了把同一个老祖母繁衍的后代加以区别,这样便产生了姓。
《通志?氏族略序》上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二为一”。秦汉以后,姓氏不分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
我国的姓氏,在史前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就已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的古人类,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一个个的部落,部落之间为了相互区别,会有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无疑就是姓的雏形。但那时不曾出现文字,部落的名称只能靠口头传说下来,直到历经无数世代后,有了文字的出现,人们才能把这些最早的姓氏记录下来。
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氏,一般认为出自商代的甲骨文中。如其中的“秦”、“楚”、“杞”、“周”、“庞”等字,都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姓氏的一部分。商周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姓氏渐渐多起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姓氏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姓氏。
如果我们对这些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就会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发展历史。其中,有些是从国名演变而来的,如今天常见的齐、鲁、秦、吴等姓,大都是由历史上的齐国、鲁国、秦国、吴国等国的皇室宗族或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而以国名为姓。有些姓氏上有祖先的官爵谥号而来的,如周代有人做管粮仓的官,把露天的粮仓称为“瘐”,有房顶的粮仓称为“廪”;此后,粮官的后裔便以“瘐”、“廪”为姓。西周春秋时,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后来便有人以公子、公孙为姓。春秋时期,宋国有位国王子和,去世后被谥为“穆”,他的后人除继承王位者继续姓“子”外,其余便以“穆”为姓。此类例子还有周文王之后姓“文”,卫康叔之后姓“康”,宋武公之后姓“武”等等。除此以外,我国有些姓氏的来源与某些家族的崇拜物及居住地、祖先的名字或职业有关,如有些氏族崇奉“青牛”、“白象”,其后人便以“青牛”、“白象”为姓。鲁庆公子之子,公子遂居住在鲁国都城东门,号东门襄仲,其子孙便以“东门”为姓,而“巫”、“卜”、“匠”、“陶”等姓,则大都与其祖先从事的职业有关。
我国的姓氏在出现以后,还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古老的姓氏被废止、灭绝,同时又有许多新的姓氏诞生出来。时至今日,中国到底有过多少曾经使用过和还在使用的姓氏,尚无较完整和统一的数据。《中国姓氏汇编》收录姓氏5730个,《中国姓符》收录姓氏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姓氏8000多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姓氏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收录姓氏12000多个。由于姓氏本身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任何一种姓氏书都无法也不可能毫无遗漏地把所有姓氏都收录进去,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18000个之巨。
二、名
名,《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夕从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在人类早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白天相见,可以通过形体、面貌、声音来相互识别;而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喊出一个符号来明身份。由此可见,人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在社会交往中便于彼此区别。
人类早期的名字是不固定的,只是简单地以人体某些特征来做名字。由于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体的特征也会发生变化。加之特征的有限性,易同性,使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交往的需要。如是,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和部族战争涌现的英雄中,开始拥有自己固定的名字。随着文字的出现,原来由口头表达的人名,也进化到文字阶段。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名字由一个随意用来区别彼此的称号,演变为代表固定身份的标志,已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赋予了人名不同的世代特色。在我国最早有规律可寻的夏代,当时的人崇拜太阳,采用的是干支纪年历法。因此,当时的帝王和贵族都喜欢用天干命名。史书记载的夏代帝王名字太康、仲康、少康等人。据后人考证,这些名字中的“康”字即天干中的“庚”字,是传说中的十个太阳之一,夏代的其它国王如孔甲、胤甲、履癸等,名字中的“甲”、“癸”都是天干。商代帝王取名更是如此,从其开国之君商汤(又名太乙)至亡国之主帝辛(纣王),商代共30位帝王,无不以天干命名,当时的王公贵族取名也大多如此。
到了周代,随着人口的繁衍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取名开始注重文采,人名制度也日臻完善,优美动听的名字不断涌现,如姬发、孔丘、庄周、李耳、屈平、宋王等。同时,这一时代还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五则”、“六避”取名原则。根据这些取名原则,人一生下来必须根据信(身体特征标志),义(婴儿表现的天赋),相(相貌),假(假借),类(象似)取名;同时要避开国名、山川名、官名、疾患名、祭品名、祭器名,甚为讲究,也十分繁琐。
周代人的取名特点一直延续到秦朝以后,直到汉代才有所改变。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整个社会充满雄阔、宏大、蓬勃向上的气象。这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意识反映在取名上,就出现了用过、武、勇、雄、彪、胜、霸等充满英雄主义和刚阳之气的字眼取名的现象,如孔安国、于定国、苏武、孔奋、班勇、杨雄、班彪、夏侯胜、魏霸、黄霸等等,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西汉王莽当权时,实行双名之禁,提倡单名,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存在对双名的鄙视,认为取双名给人以低贱的印象。王莽政权垮台后,取单名的风气一直延续了近300年。直到南北朝时才略有改观,因此,《后汉书》和《三国志》里面的几个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单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信教之风日盛,上层贵族和文人更是沉迷其中,表现在取名上多用“之”、“道”、“玄”、“灵”、“僧”、“惠”、“昙”等字眼,如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家族,其子7人,其孙2人,其曾孙2人,祖孙四代12人共用“之”字取名,毫无避讳。在中国姓名史上是十分特殊的现象,此外如萧道成、张道陵、王玄谟、谢灵运、王僧达、陆惠晓、王昙首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取名特征。
隋唐五代时期,流行用标榜排行的字取名,如张十三建封、卫十八处士、李十二员外、朱十三娘、胡二娘、江十一娘、朱十二娘等。唐末五代时期,世风日下,社会动荡,朝中乏人,由于“彦”字指有才能德行的杰出人物,所以,这一时期的许多人都于“彦”字取名,仅唐末至宋初的几十年里,以“彦”字取名见于史册的大小人物就有145人之多,其中的知名人士,有唐末宰相徐彦章,后梁都指挥使杨彦洪,后汉大将武彦寿等。整个官场政界,群“彦”飞舞。
宋代,社会流行表示老态蕴义的名字,这是受当时成熟稳健,抒发悠然自得的社会心理影响。于是就形成了许多人都喜欢故作老气横秋之志的社会风气,表现在取名上多用“老”、“叟”、“翁”等字。如孟元老、刘辰翁、徐荣叟等。就连号称独步诗林的陆游,也受此风气影响,自号“放翁”。由于文化的高度发达,一些饱学之士在为人取名时开始喜欢引经据典,如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名字就出自《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同时,随着宗族观念的强化和谱学的兴盛,同宗共族的人采用辈谱字取名的方式开始流行,使其成为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取名的重要手段。其后,用五行理论取名盛行一时,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取名方法,影响至今。
清朝严复译注的《天演论》风行一时。“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成了最时髦的话题,为知识界广为推崇。受此影响,当时人们在取名时也不甘落后,如李天择、张竞生、陈竞存、秋竞雄、胡适之等名字就反映了这一历史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里,特别是建国后至文革前的二十多年里,名字的时代烙印更为突出。
建国初期,体现时代特征的名字主要是:建国、建华、建中、建民、建设、新华、新民、兴华、和平、援朝、志军、朝华、朝生、京生、开国、卫国、爱国、国强、国兴、国栋、国盛、国庆、光耀、振华、爱华、中华、卫平、永平、志国、志学等。
大跃进时期,许多人取名为:跃进、铁汉、胜天、跃华、跃国、超英、超美、思改、新生、更生、向阳、学锋。这些时代特征典型的名字,可以映衬出当时战天斗地、大炼钢铁群众运动的历史画面。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政治口号式的名字铺天盖地而来,这一时期最常用的名字有:文革、红卫、红旗、永红、向红、向东、继红、继东、卫红、卫东、学英、敬东、忠东、学军、学农、学武、显红等。这一时期,那些体现传统道德观念的取名用字,如财、富、贵、福、义、信、德、贤等字都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红、革、卫、文、武、东、学、忠、军、农、闯、冲、勇、猛等。使用率最高的字是“红”字,人们争相取这些政治口号式的名字,其用意已超出了名字的本质作用,更多的是为了表现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程度,甚至期望这些名字带来好的政治命运。
随着“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结束。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审美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知识的年轻一代父母都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起一个优雅动听、新颖脱俗的名字,一些蕴义美好,清新秀丽的字眼,如曼、蒂、颖、磊、晶、萍、倩、婷、茜、婕、姗、娜、莎、凯、轩等大量用于取名,但由于这一时期取单名之风盛行,加之那些缺乏文化的父母特别是农村父母,喜欢仿照别人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使得同名同姓现象日趋严重,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近十几年来,由于姓名文化发展较快,人们在给孩子取名时较为慎重,人们极少取传统式的、口号式的人名,取而代之的是诗意化的和中西合壁式的人名。
总之,中国人的名字由于历史上各个时代背景不同,大都带有各自时代的历史烙印。了解这些不同的特点和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名字的作用。
三、字
我们今天所说的名字,在中国古代包括了“名”与“字”两个部分。名与字各有其功能和作用。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是用来表示德行的。因字的作用特殊,就具有了较强的阶级性,取字通常只限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平民百姓则有名无字,所以在古代,人的“字”反映出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如萧和、韩信、樊哙都是有名无字,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刀笔小吏或贩夫走卒,是没有资格取字的人。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但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大多数情况下名与字之间是一种因果、解释或并列的关系。如白居易,字乐天,因居易而乐天,只有居处简易安宁,方能知命而乐天。张飞,字翼德,字“翼德”是对名“飞”的解释。胡适,字适之,名适与字适之就是一种并列关系。
古人有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交往中只称其字而不称其名。因“五.四”新文化运动对陈腐观念的冲击,人际交往中,直称其名逐渐被接受,中国人取字习惯从此走向衰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取字的习俗便自然消亡了。所以,现在的人们对“字”的概念十分陌生了。
四、号
“号”原本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后来又是等级社会中不同等级的个人标记,号由此演变为除名、字以外对人的另一种称谓。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周礼》对号的解释是:“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比名、字更加突出的尊称或美称,因此,早期取号的大多为文人雅士之类。如老子号广成子,陶潜号五柳先生,葛洪号抱朴子等。隋唐时期,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取号之人日渐增多,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等等。时至宋代,取号之风更盛。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明清人更是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清人凌扬藻在其《蠡勺编》一书中写到:“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丁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则弟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取号之风之盛,可见一斑。
号除了自取外,很多时候是他人赐封的,如封建社会的王侯将相,大多有封号,如李承乾,封号“恒山王”,诸葛亮,封号“武乡侯”,张良,封号“留侯”,刘子项,封号“平西将军”,王延之,封号“镇南将军”。号也有的是在人死后被追封的,称为“谥号”,如诸葛亮的谥号为忠武,欧阳修的谥号为文忠。
由于取号与取名字不同,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号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十分旺盛。但现在的“号”绝大多数是由旁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行为操守等特点而起的,除了识别某人外,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对某人的褒扬或贬斥。如某王姓医生做手术的技术高明,人称其“王一刀”,以表达对其高超医术的赞美,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深受老百姓的敬重,人称其为“为民书记”。而一些行为不端,贪污腐败的官员也会被老百姓赐予相应的绰号,如陕西省某乡镇镇长特别喜欢打牌赌博,当地老百姓称他为“赌博镇长”。原广东省人大常委副主任于飞,官气十足,盛气凌人,贪赃妄法,人称“九爷”。更有“三氓院长”、“蓝带书记”等见诸于报。由此可见,“号”比古代人的字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是不一定是“尊其名更为美其称焉“的雅号,如上述的外号、绰号、诨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