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旬的吴孟超向与会者深深鞠了一躬,深情地说:“我唯有立足科技前沿,弘扬科学精神,投入到自主创新的实践中去,才能直面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
这一幕发生在日前举行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仪式上。至此,广袤无垠的宇宙太阳系里又将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
四位科学家获小行星命名
这4位获小行星命名的科学家是: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以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在命名仪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分别向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本人和黄昆所在单位代表颁发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矢志追求、勇于创新、勤于奉献,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和汗水,为中国科技创新与进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不仅是中国和国际天文学界给予这些杰出科学家的褒奖,而且还表达了全社会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崇高敬意。”万钢说。
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后还将分批以最高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并命名小行星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 发现者拥有对小行星的命名权,命名权在10年内随时可以行使。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并为世界各国公认。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后来演变为发现者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形式,绝大多数小行星的命名成为对特定人物、地点、组织或事件的纪念。
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
当年,23岁的中国青年张钰哲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学天文的留学生。1928年冬,张钰哲终于发现了一颗旧星空图上没有的小行星。他经过大量准确的计算,并通过权威的小行星中心站鉴定,最后证实:他发现了一颗从未被人发现的小行星。按惯例,发现人自己可以给这颗小行星命名。张钰哲面对自己的成功,想到的是祖国当时正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要为中华民族争光,于是毅然决定以“中华”来命名这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国际编号是“1125”,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小行星的中国命名
现在,天空中除了有“中华星”外,还有100多颗由中国杰出人物、中国地名和中国的著名单位命名的小行星。
20世纪70年代,先后有一批小行星以我国古代人的名字如著名科学家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沈括等命名。
1990年3月11日,为表彰旅美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这是我国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之后,一批小行星陆续以当代杰出科学家,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钱学森、钱三强、朱光亚,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陈省身,著名文学家巴金等名字命名。
此外,我国还常用中国地名或大学名给小行星命名。
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有北京星、广东星、香港星、澳门星、台湾星、上海星、西藏星、扬州星、广州星、深圳星、延安星、喜马拉雅星等。
以著名单位命名的有希望工程星、南京大学星、中国科学院星、自然科学基金星等。
另外,还有两位学生和一位老师的名字也上了小行星,他们是华东师大二附中老师叶佩玉、北京中学生孟奂和南京中学生华演。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的名字也将出现在小行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