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武汉市,命名为“楚才”、“德才”的中小学却有好几所,这让经常关注报纸、网络的“80后”妈妈王女士感到困惑,“校名是学校的识别符号,现在家长给孩子取名都避讳重名,怎么学校不避讳?”
昨日,记者了解到,武汉市有四所学校命名“楚才”,分别为:武昌楚才中学、武汉市楚才中学(汉阳区)、洪山区楚才小学、汉阳区楚才小学;还有两所学校命名为“德才”,分别为:武汉市德才中学(汉阳区)、武汉钢城德才中学(青山区)。其中,武昌楚才中学是四个重名学校中最早在名字中出现“楚才”二字的,而武汉市德才中学(汉阳区)先于武汉钢城德才中学(青山区)命名。
为何会出现重名的情况?武汉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名,由各区教育局直接审批,不需要报市里统一审批,可能各区对其它区学校的名字也不太清楚。武昌区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武昌楚才中学原名为武昌楚才实验中学,1997年创办,是武汉市首批改制学校,隶属湖北省实验中学初中部,学校由改制校退回公办后,2009年更名为“武昌楚才中学”。
汉阳区教育局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武汉学校中,“育才”系列已比较有名,“楚才”二字有较深的文化韵味,所以该区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都命名为“楚才”,也想创“楚才”系列,命名时并没有考虑到外区的情况。武汉钢城德才中学一位副校长则解释,学校以前是武汉市第49中学的初中部,叫“武汉市第49初中”,2008年改为“公参民”学校时更改名字,“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立德育才’,便改名叫‘德才中学’。”
对于一些中小学重名的现象,武汉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导致混淆是因为称呼不规范,简称时会有些混淆,在正式场合,大家称呼学校都会加上‘某某区’,这样就不会混淆。”
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却不这么认为。“应该最大限度避免重名,否则会给信息的传播、利用带来不便。”他说,学校命名应该体现个性和办学特色,要容易被大众识别,相关部门在审批时也应把好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