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再度发威,这次是剑指“假洋货”。何谓“假洋货”?就是原汁原味的国货精品,然后挂上一个洋味儿十足的名字在国内销售。其中还有一些比较有法律意识的,觉得这么忽悠消费者确实不够厚道,结果他们就在某些国家比如引领潮流的法国、意大利等地注册一下自己的商标,在当地既没有生产也没有销售,然后回来就宣称自己的品牌是注册国的“驰名商标”,有着多少年的历史,产品的身价自然也就不同了。
更为注重这种包装的公司还会在当地注册一家皮包公司,然后让这个皮包公司给中国的同类公司授权。这个更为精巧的假洋货有个逻辑上的小问题,即如果皮包公司是儿子的话,这等于是儿子给他爹签了准生证,听着像是科幻小说或者是穿越奇幻。
为什么这种假洋货能够大行其道?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消费者买的时候并不是仅购买产品本身,还有产品上所附加的价值。这种附加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一种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很简单,就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事项,看不见的就比较复杂了,其中包含的东西远不止品牌价值这么简单。
首先,一个品牌内在的附加价值是所在国某方面实力的证明。服装为啥总是山寨意大利的牌子?这是因为在这方面人家确实引领着潮流。潮流这东西很难说到底是谁首先发起的,而是如果一个地方一般来说总是引导潮流的话,这个地方本身就是潮流。这是一个累加的过程,到最后是不是真的引导潮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这个标志性的名称。
其次,附加价值还体现在文化上。某种文化的流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势文化导致的流行,比如说美国的电影就是伴随着国家的强势而流行的,当然人家也确实有把什么都做成好生意的能力。还有一种是因为好奇而流行,就如同这些年咱这里总是说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之类的话头儿。中国这些年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其文化的流行随着国力而来,但就目前来讲,大概还只是到了让人好奇的程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这里有人弄点儿假洋货来让自己的身价显得尊贵一些,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儿了。除了假洋货带来的面子外,还有着对人家多少年传承下来的品味、质量的向往。而这个现象反过来就说明,很多国货精品在消费者的心目当中,并不能算是精品。
这个原因当然挺复杂的。这么说吧,我们现在生活当中的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多年来的外国产品输入,是不可想像的。环顾周围,要是把涉及现代科技的东西统统拿走的话,我们就得赤身裸体站在这里了。而现代科技是从输入洋货开始的,自然就会让人觉得洋货比较好。这个不独以时尚领域为然,而是涵盖了很多领域,当然,例外也不是没有,比如中餐与中药。
在一个山寨产品盛行的年代,对于本国产品的不信任与假洋货盛行的洋货崇拜,自然算得是一体两面。对假洋货有多少盲目崇拜,就有多少对真国货的不信任,两者相辅相成地存在着。
所以说假洋货充斥市场且登堂入室、高价销售,要是归咎于商家的狡猾未免简单,归咎于民众的不自信也未必是全部的真相,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靠曝光是没办法根本解决的,只有我们发展到了某个阶段,这种事情才会真正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