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四五年前吧(准确日子记不得了),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里听到这么一件事:某地一个万姓男子喜得贵子,他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万岁”。据说周围的人对这个名字不太感冒,大致意思无非是古代皇帝称“万岁”,后来伟大领袖被人民欢呼“万岁”,给孩子起这么个名字,得体吗?开始万姓男子并不买账,“痴心不改”。接下来给孩子报户口时,户籍警也劝其另取个名字。万姓男子没再执拗,就“听人劝,吃饱饭”了。播音员议论说,叫“万岁”对孩子长大后融入社会、人际交往会产生障碍。
“万岁”这个词,据专家考证战国时就有了,可谓由来已久。起初,“万岁”是古人饮酒祝寿的祝词,上下通用,就像现在说“寿比南山”似的,谁都有享用的资格。因常于殿陛之间用之,后遂为皇帝专用的尊称。汉武帝时,“万岁”就成了皇帝的代名词,衍变成了帝王的专用品。“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人臣”若称“万岁”,便是犯了“僭越”之罪,脑袋怕就保不住了。
两千多年后,皇帝连同帝制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山呼万岁”之声浪也随之销声匿迹。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因拥戴和崇拜,又出现了另一种“山呼万岁”的声浪。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万岁”之声直冲霄汉。虽然也曾有“工人万岁”、“农民万岁”、“人民万岁”的欢呼声,但那是一个群体,而个人不得妄称。那个万姓男子虽断无指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成为帝王式人物的野心,但自名“万岁”,还是难免被人非议。
“万岁”不是任谁都可以叫的。对此我深信不疑。可是后来读史,竟意外地发现隋文帝朝有个名叫“万岁”的将军。史料介绍,此人姓史,名万岁,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即孔武有力,健步如飞,擅长骑射,喜读兵书,戎马一生,为隋朝的统一和安定耗尽了毕生精力,立下了不朽功勋。史万岁的结局,虽因隋文帝听信谗言,而误杀忠良,但与他叫“万岁”没有丝毫关系。
封建王朝竟然容得下名为“万岁”的将军,没有“勒令”他改名,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因为叫“万岁”和呼“万岁”不能视为一回事吧!
可是,距“史万岁”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竟有取名“万岁”因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另取他名的事情。究其根源,恐怕和“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的传统封建意识未被彻底铲除有关,“僭越”的阴影也无法从人们的心灵中彻底抹去。
1980年7月30日中央就已经发出少宣传个人的指示,明确废止了个人崇拜口号和做法。其后,对个人使用“万岁”的情况听不到、也看不到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与时俱进,意义非同一般。一种旧的思想意识被破除之日,就是新的思想意识成长之时。谁再给孩子取名“万岁”,就像叫“永生”、“万年”一样,愿意叫就叫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