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店首先不能输在名字上 走在河北邢台街头,看到一家名为“茶餐厅”的店正在装修,出于对茶产业的关注,走进去与老板攀谈。才知并非经营“茶餐”的店,实际是一家茶馆。据老板说,每顿只能接待一桌吃饭的客人,只有一个厨师和一个配菜员,没想做大茶餐业,主要为客人提供喝茶服务。我多少有些惊异,不知道他们起这样店名的原因。我与朋友多次从这里路过,都一直以为是家饭店呢。
招牌,主要功用就是广而告之店铺经营内容的,含糊其辞让人不明所以,恐怕有违主人初衷。带兵打仗讲究“出师有名”,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应讲究个“名正言顺”。顾客不是机器,其消费行为当然不会是无思想的机械行为,他们在打算消费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分析、鉴别,最后做出决定。在消费活动发生前,顾客自然会根据店铺名称做出区分和判断。前面所讲的这家茶馆,在没开业前,实际已经“输”在店名上了。
“输”在店名上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就我所遇和观察到的情况看,还有两种。一种是盗用已经成名的品牌。这是种危险行为,在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弄不好就会惹上官司,“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输官司赔钱不说,还会大大损害店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笔者所在城市曾有一家茶馆欲命名“新老舍茶馆”,装潢成招牌悬挂了许多天,可能有智者提醒,临开业时更换了名字,可谓明智之举。还有一种情况,起名缺乏创意。有的是缺少文化味,比如“好友”等,听起来俗气,与同六艺的茶文化不相匹配;有的是相同或相似的店名一抓一把,个性不足。这都会给未来品牌建设造成先天性缺陷。认知度低,难以形成真正的品牌资产成为必然。
很多人常常有种误解,认为创品牌是大企业的事情,与小企业无关。茶馆毋庸置疑是小型企业,自然无需考虑品牌建设。其实这是大错而特错的。烟台的喜旺公司老板前身是一个普通的卖熟肉的个体经营者,依靠自己的拳头产品猪头肉逐渐成为山东举足轻重的肉食品牌,个体户摇身一变成为了集团军。如果你的目标不仅仅止步于此,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短期的微利,就应该重视品牌问题。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留有余地,这样才有发挥和发展的空间。等到在发展的路途上遭遇品牌的“瓶颈”才幡然醒悟,不就晚了吗?
创造品牌何其重要!现在中国人中少有不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这两个世界快餐业的著名品牌在我国可以说是攻城略地,无往而不胜,弄得中式快餐业一退再退,几乎溃不成军。创出名牌不仅可以带来高附加值利润,同时可以提高员工士气,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诚然,对于那些自身实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小茶馆而言,实行暂时的无品牌营销战术可能更有利于生存。但是要明白,那是权宜之计,不属运筹帷幄的战略,战略性策略是要给自己留足发展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什么都要转动一下脑筋,自己思路打不开,可以借助“外脑”。就拿茶馆起名字这事来说,看着事不大,涉及的问题并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