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归序全解11-15
======第十一象 甲戌(兑下坎上 节)后唐之亡
11 谶曰 五人同卜 非禄非福 兼而言之 喜怒哀乐 颂曰 龙蛇相斗三十年 一日同光直上天 上得天堂好游戏 东兵百万入秦川 金圣叹:“此象主伶人郭从谦作乱,唐主为流矢所中。” 一、众解精华 【五人同卜】:是“从”字的繁体“从”。 【兼而言之】:是“谦”字。这两句指后唐作乱的伶人郭从谦。 【非禄非福】:指郭从谦是个没有正当官禄职位的得势戏子。 【喜怒哀乐】:优伶唱戏的表演。指李存勖开国后热衷于与优伶唱戏。 908年,24岁的李存勖承袭晋王之后,浴血百战:913年夺幽州、922年击退契丹、923年灭梁统一北方,建立后唐,但非李唐朝后嗣[1]。 此后,李存勖日渐骄惰,热衷于和伶人同台唱戏,宠信伶人,招纳宦官,对伶人和宦官委以高官重任,对旧臣却非常苛刻,朝政昏暗。 【龙蛇相斗三十年】:“蛇”:指割据的各节度使。 “龙”:指后唐庄宗李存勖,因是真龙天子,所以其登基前也是龙。 “三十年”:李存勖少年就随父作战,从其11岁随父到长安报功,到925年41岁时派兵灭了前蜀政权,整30年的“龙蛇相斗”。 。 【一日同光直上天】:“同光”,庄宗李存勖的年号;“上天”,升天,死。 庄宗的苛政和滥杀功臣使得侍卫军都跃跃欲反。926年四月初一,出身伶人的侍卫军首领郭从谦趁着李嗣源兵变,也兵变入宫,庄宗在混乱中中流箭身亡,一个服侍他的伶人找来乐器堆在尸体上将其焚化[1]。 【上得天堂好游戏】:讽刺——升天了再去游戏、唱戏去吧。 【东兵百万入秦川】:“东兵”,石敬瑭是河东节度使,管辖山西一带,他引契丹兵大军进犯西面的“秦川”,故曰“东兵”。 “秦川”:陕西关中平原,又称八百里秦川,后唐首都洛阳所在地。 李存勖昏庸误国,登基4年亡身。926年明宗“即位”虽有改革,朝廷依然昏聩。933年即位的李从厚昏庸依旧,次年李从厚削弱藩镇,逼反了明宗养子李从珂(音科)。934年李从珂兵变篡位后,朝政继续昏乱。936年李从珂又因消弱藩镇逼反了石敬瑭。937年1月11日,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二、陈曦解图 图中有一男子卧地,喻中流矢身亡的后唐庄宗李存勖。 身边三棵树,喻指他死后,后唐还有3个李姓皇帝[2]。《推背图》中前几象,有以树喻姓氏“李”的设谜习惯,如“一树李花都惨澹”。 图中以树比喻庄宗以后的后唐皇帝,似暗示他们和庄宗不是一家。 兵变即位的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算是庄宗的义兄。庄宗宠信宦官,功臣李嗣源被猜忌险被杀。926年李嗣源兵变杀向洛阳,伶人郭从谦也趁乱兵变,射杀了庄宗,李嗣源就顺势即位了。 三、文征解卦 卦为“节”,下半部分为兑,指泽;上半部分为坎,指水。 本卦运势“更要戒酒色”,庄宗热衷唱戏,沉迷酒色。正犯了此象。 本卦大象为:“泽为池沼,坎水在上,喻蓄积及约束水份不使流失,但水位过高,则成泛滥”。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正是过分苛政,连皇家侍卫军都饥寒交迫;他压制、约束、滥杀功臣,全国军民怨声载道。所以叛乱一呼而起。 本卦的“蓄水成塘之象”,亦似隐喻后唐的终结者石敬瑭——下一象的主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家族是西北的沙陀人,本姓朱耶氏。其家族从唐太宗时起就效忠李唐王朝。李存勖的祖父因战功,赐姓李。 [2] 郭从谦兵变也是为了报仇,庄宗冤杀功臣,他义父和他视为叔父的郭崇韬都被害。郭从谦叛乱后,当年没被追究,次年被明宗诱杀。
======第十二象 乙亥(震下坎上 屯)后晋儿皇,两代即亡
12 谶曰 块然一石 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 已非唐土 颂曰 反兆先多口 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 父亡子亦死 金圣叹:“此象主石敬瑭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瑭,敬瑭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块然一石】:指中国历史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的“石”字。 【谓他人父】:石敬瑭以割地、供奉、以父礼侍契丹为条件求救于契丹[1]。 契丹出兵灭后唐,立石敬瑭为帝,建后晋。石敬瑭对比他小10岁的契丹王耶律德光称父皇,自称“儿皇帝”,割16州,岁供30万布帛。 【统二八州 已非唐土】 “二八”:十六。后晋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已不再是后唐国土了。 2. 解颂 【反兆先多口】(陈曦试解) “反兆”:是“父”字。兆字上部有“><”,父字上部是“<>”;下部相近,上部相反,故“反兆”为父字。 “反兆先多”:“父”加上多,是“爹”字。 故本句意为:石敬瑭向契丹王——口口声声地叫爹! 这个字谜,是《推背图》里最辛辣的讽刺了。 【出入皆无主】:后晋听从契丹的摆布,大事难以自主。 【系铃自解铃 父亡子亦死】:借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喻指后晋建于契丹,亦亡于契丹。 后晋937年1月11日建于契丹。石敬瑭942年死后,养子(侄子)石重贵即位,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招致契丹南下,947年1月11日亡国。 二、文征解卦 卦为“屯”,下半部分为震,指雷;上半部分为坎,指水。“春木更新之象,艰难险阻之意”:喻后晋立国,朝代更新,又很艰难。 大象:“屯者难也,万事欲进不得进”:与颂“出入皆无主”一致。 三、陈曦解图 图中人:胡人,喻指契丹主耶律德光。第7象已经解释过了:《推背图》中都是清官的服饰表示清朝以前的胡人,清朝以后反而用古代汉服,颠倒设谜,以迷惑当世人。 图中石头:讽刺石敬瑭——是石头不是人。石头形似哈巴狗,既跟在胡人屁股后边,还要露脸,讽刺石敬瑭臣服奴媚于胡人。 方位:图中人面向西南方,正是契丹相对于后晋的方位,这也印证了人是契丹主,石敬瑭不是人。 儿皇帝石敬瑭遭到千古唾駡,可是读者并不知道,中国被掩藏的历史中还有一位与“儿皇帝”极其相似的“帝王”,卖国土胜过石敬瑭12倍!待本书对《推背图》注释到相关的那象时,再一并道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契丹: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辽世宗即位,改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改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国的疆域的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至蒙古国中部,南部至今天津的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
======第十三象 丙子(离下坎上 既济)后汉亡,后周立
13 谶曰 汉水竭 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 高山不及城郭低 颂曰 百个雀儿水上飞 九十九个过山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 高栖独自理毛衣 金圣叹:“此象主周主郭威夺汉自立。郭威少贱,世称之曰郭雀儿。” 一、众解精华 【汉水竭】:后汉亡。 后汉:947年1月,契丹灭后晋,之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后汉。948年刘知远死,刘承佑即位,951年被郭威兵变所灭。 【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 高山不及城郭低】 指郭威(乳名雀儿)飞到了皇位上,建立了后周。 图中:以城郭隐喻“郭”,以鸟喻雀,以水(汉水)喻后汉。郭、雀儿在汉水之上,指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 二、陈曦解颂 【百个雀儿水上飞 九十九个过山西】:历史上有很多大将象郭威一样过黄河北上抗击过契丹,甚至到了太行山以西。“山西”:太行山以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 高栖独自理毛衣】:惟有郭威一个,打着去抗击契丹的旗号出兵,到澶州(河南濮阳,澶音蝉)就兵变了,黄袍加身,返回京城称帝去了。“踏破足”:不走了。 三、文征解卦 卦为“既济”,下半部分为离,指火;上半部分为坎,指水。 卦为“阴阳和谐之象,上下相通之意”。大象:“水性下注,火势上炎,水火相济,完成之意”。运势:“名利双收,成功之象,但初吉终乱,好景不长”。 本卦正是郭威在位的时运。郭威开国立业,是“既济”的好运。郭威治国有方,朝政清明,惩治贪官,百姓安乐,正合“和谐畅达”。他崇尚节俭,开一朝节俭之风,令世人称颂。但郭威登基3年即逝、其养子(内侄)柴荣即位后,又早逝,后周乃亡,正合“好景不长”。 三、史实精要:陈桥兵变的范本——“澶州兵变” ※ 前奏:三镇平叛,功高震主 郭威是后晋时顺州刺史郭简之子,自幼丧父,家境穷困。从军后自学兵书,凭着英勇善战和品行才干成了后汉高祖刘知远的股肱之臣。 后汉隐帝即位不久,发生了三镇叛乱,朝廷久讨无功,郭威出马平定了兵变。但郭威不贪功,替众将、大臣邀功,在全国树立了威望。 1. 惨遭陷害,众将激反(因故事、戏说众多,以下参考《资治通鉴》) 950年刘承佑信谗言,大杀功臣,还杀了郭威全家,并派人带密旨去邺都(今河北大名北)杀郭威。郭威深得部下爱戴,众将激愤而反。 2. 回师除奸,帝亡立嗣 郭威令柴荣镇守邺都,自率军回京城(开封)清奸邪,“除群小”。 隐帝刚愎自用,与慕容彦超带兵迎敌。慕容大败,士兵纷纷投降。隐帝没有露面就逃跑了,躲进农家被乱兵所杀。郭威军队进京,太后临朝,立高祖侄子刘赟(音:晕)为帝,并派人去接他登基。 3. 澶州兵变,黄袍加身 紧接着就发生了契丹入侵(950年十二月),内丘、饶阳沦陷,边境告急。太后命郭威总领兵权,出兵拒敌。走了近400里到了澶州。 刘赟派人慰劳军队,诸将不拜谢,担心刘赟登基后清算他们,于是数千军士哗变,拥立郭威,郭威插门阻止,军士越墙进入,有人扯下黄旗批在郭威身上,将士山呼万岁,其中就有郭威的大将赵匡胤(音:印)。 郭威率兵回师,成为“监国”,不到1个月就称帝了,建立周朝,史称后周。刘赟在宋州被囚禁,贬为“湘阴公”,次年被杀。契丹侵略损兵折将,又听说郭威登基,而且遇到了月食的天象,就退兵了。
======第十四象丁丑(离下兑上革)五代运终北宋立国
14 谶曰 李树得根芽 石榴漫放花 枯木逢春只一瞬 让他天下竞荣华 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 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 五十三参运不通 金圣叹:“此象主周世宗承郭威受命为五代之终,世宗姓柴名荣,英明武断,勤于为治,惜功业未竟而殂。五代共五十三年,凡八姓十三主,颂意显然。” 一、众解精华 谶、图 【李树得根芽石榴漫放花】 隐喻五代的三朝三姓。“李”:后唐皇帝姓李;“石”:后晋皇帝姓石;“榴”:同“刘”音,后汉皇帝姓“刘”。 【枯木逢春只一瞬】 本句一语双关,字谜上隐喻五代二朝二姓。“枯木”:为柴。“逢春”:发芽,荣发,隐喻后周世宗柴荣。图中柴发芽,也喻指柴荣。 图中柴发芽的只有一株,同音“朱”,隐喻后梁皇帝姓氏:“朱”。 句意上又指:柴荣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可惜后周的欣欣向荣只是一瞬间——柴荣登基5年半就病逝了,他7岁的儿子即位半年,后周就被宋朝和平取代了。 【让他天下竞荣华】 指五代时期群雄割据,竞相谋求极品的荣华——称帝称王。 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10个自称国家的割据政权。 二、陈曦解颂 【金木水火土己终】:以五行喻五个朝代,终结了。 【十三童子五王公】 五代共13位皇帝5位开国君主。“童子”:这里指在时间短的皇帝。 ※辨析(陈曦):现代史书上说五代是14个皇帝,为何? 五代各朝帝王表。 从金圣叹的批注可以看出:他是到柴荣截止,不算7岁即位的柴宗训,似因柴宗训当皇帝不到半年就禅让给“陈桥兵变”的赵匡胤了。 但这种演算法未见得妥,毕竟赵匡胤承认柴宗训是皇帝。柴宗训死后北宋给了他谥号——“恭皇帝”,后人承认他是帝王。 笔者认为:五代就13位皇帝,这都是他们的后人承认的,而上表中斜体字的后梁朱友圭(郢王)不应算是皇帝。前面第10象的注解说了:朱友圭弑父篡位,10个月就被杀了,再被废为庶人,后人没把他当皇帝。 当然,这些是逃不过预言家的慧眼,“十三童子五王公”,信然! 【英明重见太平日】 人民终于迎来了英明治世的皇帝,可以安享太平了。 【五十三参运不通】 五代历经53年零3天,运势就不通了——陈桥兵变,宋朝开篇了。 “参”:一字双关,即指参运、算卦,又暗指大写的“三”,喻3天。 ※辨析 现在把这句都按金圣叹的解释:“五代共五十三年”,并不恰当。 《推背图》的时间都是以年代跨度算的,如第2象的“二九先成实”预唐朝国运290年(618~907年)。从上表可见五代跨度54年。陈桥兵变发生在960年正月初三晚上,按阴历就是新年的第三天,赵匡胤黄袍加身——五代后周运数不通了,次日赵匡胤就回兵受禅登基了。 本象文辞优美、气势恢弘,且预言的时间一天也不差!真乃中国古典文学中神工鬼斧的极品之作! 三、文征解卦 卦为“革”,下为离,指火;上为兑,指泽。 本卦大象为:“兑为金,被离火所烧,变革之象”。正是五代动荡变革的气象。 运势:“凡事均在变动之中,宜去旧立新,以应革新之象”。正合五代最后变革为宋,国家由分裂变为统一,由乱而治。 四、史实精要——陈桥兵变 后周世宗柴荣文治武功,可惜在位5年半就病死了。7岁的柴宗训即位。这就给了柴荣手下的大将赵匡胤可乘之机。 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假报契丹和北汉发兵侵入,朝廷让赵匡胤出征,赵说兵将不够,于是朝廷把全国军权都交给了赵。正月初三,赵匡胤率大军离开都城汴京(今开封),走了40里驻在了陈桥驿(今河南封丘陈桥镇)。当晚,兵变计划就实施了。赵普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散布煽动,军士哗变,将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山呼万岁,赵匡胤“无奈”地受命了。汴京禁军的主要守领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开门接应。初四,赵匡胤受禅登基,建立宋朝。
======第十五象 戊寅(离下震上 丰)宋太祖扫荡群雄
15 谶曰 天有日月 地有山川 海内纷纷 父后子前 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 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 扫尽群妖见日头 金圣叹:“此象主五代末造,割据者星罗棋布,惟吴越钱氏〈钱镠四世〉[1]稍图治安,南唐李氏〈李昪三世〉[2]略知文物,余悉淫乱昏虐。大祖崛起,拯民水火。太祖小名香孩儿,手执帚着,扫除群雄也。”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天有日月 地有山川】 天有日月,规律地运行,地有山川跌宕起伏。隐喻历史迂回曲折如山川,但发展也有规律,与天象相应。 【海内纷纷 父后子前】 五代十国时中原纷乱,皇帝短命,父子先后登基的事频频发生。 2. 解颂 【战事中原迄未休】:五代十国分立割据,战乱不休。 【几人高枕卧金戈】:借《晋书.刘琨传》中“枕戈待旦,志枭逆虏”的典故,比喻战事很紧,没有安生之时。 【寰中自有真天子 扫尽群妖见日头】 寰宇之中,自然会有真命天子出世,扫除群雄战乱,重见天日。指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建立宋朝,中国终于乱极而治。 这两句才是本象的主体,前面的诗文是本象主体的背景、环境。 3. 解图 图中一小孩儿手执扫帚横扫群蜂,与颂中“扫尽群妖见日头”相应。宋太祖小名“香孩儿”,故图中以小孩儿暗喻。 二、文征解卦 卦为“丰”,下半部分为离,指火;上半部分为震,指雷。 本卦为“光明普照之象,弃暗投明之意”。正合宋太祖“扫尽群妖见日头”,各国请降。 本卦大象为“雷电交加,声势盛大之象”,正合太祖扫平天下之象。 本卦:“运势极强,势如破竹,胜券在握,但应留一线”。太祖平天即是如此:平定各国,不杀各国旧主,小有封赏[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钱镠四世”:实际应是5世,吴越国钱镠(镠音流,907年开国)、钱元瓘(932年即位)、钱弘佐(941年即位)、钱弘倧(947年即位)、钱弘俶(俶音触,948年即位)。大概是金圣叹还如他解15象那样,不记在位不到半年的皇帝(钱弘倧也是半年皇帝)。 钱镠896年剿灭了吴越一带的割据势力,占据江浙13州,先被唐朝封王,再被后梁朱温封为吴越王,后唐李存勖时又赐他玉册金印。钱镠采用“用汗水代血水,以钱财换平安”的政策,一直臣服于中原政权,对内则组建小朝廷,自立年号。 钱镠勤政恤民,发展生产,颇得民心。他修建了“捍海石塘”等水利设施,使钱塘江两岸免受海潮之害,被称颂为“海龙王”。子孙延续了他的政策,在五代的大动荡中保全了一方平安。 [2]“李昪三世”:指南唐李昪(昪音变,937年开国)、李璟(璟音井,943年即位)、李煜(961年即位)。李昪保境安民,不轻用兵,国力比较强盛。李璟945年灭闽,951年灭楚,958年被周世宗柴荣打败称臣。李煜诗词极佳,但治国、打仗都是极蠢之材,他即位时南唐已经向宋朝称臣了。但他不听诏宣,被宋朝讨伐败降。 [3] 后蜀主孟昶,南唐主李煜是死于宋太宗赵光义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