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归序全解20-25
======第二十象 癸未(离下干上 同人)蔡京乱政
谶曰 朝无光日月盲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中天日月手中物奇云翻过北海头凤阙龙廷生怛恻 金圣叹:“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朝无光 日月盲】 司马光去世后,统治者茫然,朝政又陷于混乱。 “光”:指司马光;“日”:指宋哲宗;“月”:指高太后。 “日月盲”:既指统治者茫然无措,又指宋室天下昏暗无光。 1085年宋神宗去世,10岁的哲宗即位,其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启用司马光[1]为相。十个月后,司马光就去世了,朝政又被奸佞所乱。 以上两句,是本象主体事件的背景。 【莫与京 终旁皇】 “京”,指本象的主角——巨奸蔡京。 “旁皇”:亦做仿徨,徘徊,不知往哪里走。 这二句到了徽宗时期,指本来不应起用的蔡京,被宋徽宗重新起用,大权旁落于蔡,徽宗荒淫昏庸,治国没有方向,迅速走向衰亡。 蔡京在徽宗时五度拜相,权顷朝野,是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 2. 解颂 【父子同心并同道】 指蔡京和他儿子蔡攸取宠于徽宗,祸乱朝纲。 蔡攸(音优),蔡京的长子,凭着蔡京的权势和自己独特的谄媚之道,连连攀升至宰相,不理朝政,身无寸功,而受封英国公、燕国公。蔡攸开始受蔡京荫庇,父子狼狈为奸,后期因争宠而父子反目。 “同心”:谋权术之心相同。 “同道”:谋权之道相同,都是用谄媚溜须、蛊惑迷乱之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中天日月”:显然不是谶中“盲”的“日月”了。“日”:似指徽宗了。“月”:似指徽宗时被再度废掉封号的哲宗的元佑皇后。 蔡京权势甚重,玩弄徽宗于股掌之间,再废元佑皇后[2]。 【奇云翻过北海头】 “奇云”:指异军突起的金国。 “北海”:贝加尔湖古称北海,汉武帝试苏武牧羊[3]即在北海。 辽国疆土辽阔,宋金辽后期,辽国疆土:西起金山(今新疆蒙古交界的阿尔泰山),北至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东抵库页岛(今萨哈林岛),东南达朝鲜的咸兴,南界在今内蒙古、山西、河北境内与北宋为界。“北海”是辽国的北疆。 本句是古文的借代用法,指金国彻底灭了辽国,尽占辽国疆土之后,从北面挥兵南下,准备进攻北宋。 ※ “奇云”——迅速崛起的大金 在长白山、松花江一带的女真族,宋辽时期受辽国统治。完颜阿骨打1113年成为女真族首领,1115年称帝,建立大金国。完颜氏1114年誓师抗辽时,仅有几千兵将,屡战屡胜,1125年彻底灭了大辽。 【凤阙龙廷生怛恻】:北宋知金兵南下,朝廷、后宫很害怕,大难临头。 “怛恻”,音:达册,此指惊恐忧伤。 二、 陈曦解图 图中草露头,指草字头“艸”,暗喻蔡京的“蔡”字。两株草,喻蔡京父子。 同时,草露出水面,一定是水的边缘边——暗含“漈”字。漈:音记,指水边。现存的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中注:漈,水涯也。 “漈”和草头“艸”,暗喻蔡京父子是祸水,惑乱徽宗,祸乱朝廷。 三、文征解卦 卦为“同人”,下为离,指火;上为干,指天。 “同人”卦为“二人同心之象,合作共事之意”,正合蔡京父子“同心并同道”。本卦运势:“上下皆和,又得长辈提拔”,正合蔡攸初期因为父亲蔡京而得到提拔。 “同人”本是“如意吉祥”之卦,但本象仅是“二人同心共事之意”,喻蔡京父子乱权。“同人”卦在《推背图》中后面又出现了一次,也是这样取共事之意,而无吉祥之象。 四、史实精要——蔡京父子,断送宋室 蔡京是北宋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诗词、散文造诣也很深,但由于名声太差,人们耻于收藏他的作品为,故其书法流传下来的很少。 1. 投机钻营终有成 蔡京早年投机于掌权的“变法派”,任开封府知府。1086年司马光复相后,他成了“保守派”的急先锋,5日内在辖区尽废募役法,受到司马光的称赞。1093年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蔡京又力助宰相章惇(音吨)重行新法。1100年徽宗即位后,蔡京被弹劾罢官。 蔡京闲居杭州,遇到宦官童贯来杭州为徽宗访求书画奇巧,蔡京巴结童贯,以书画达于禁中,得以重新起用。 2. 结党五拜相,父子乱朝纲 1102年,蔡京排挤了宰相韩忠彦、曾布,升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先后五次任相达17年。 蔡京任相后,立刻把“元佑党人”(司马光一派)贬谪诛杀殆尽,还把“佑派”姓名刻在碑上,立于文德殿门,并自书大碑遍颁全国。随后按照“同己为正,异己为邪”的划分标准,把哲宗的旧臣分为6类,540多人被他“一刀切”为邪党。 蔡积极安插亲信,广布党羽。他提拔宦官童贯、梁师成、李彦,勾结权臣王黼(音腐)、朱勔(音勉),他们与蔡京被后来称为六贼。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孙子都成了大学士,儿子蔡攸后来成了宰相、国公,儿子蔡翛(音:消)成了驸马。他提拔徽宗的亲信杨戬[4]、高俅[5],都是有名的奸臣。朝中从侍从至执政,从监司到帅臣,蔡京都安排了他的门人、亲旧,使本来就臃肿不堪的北宋机构更加腐败。 他向宋徽宗进“丰亨豫大”之言,竭全国之财,供其挥霍。大兴花石纲、穷奢极侈,恢复当年王安石的方田法大刮民财,为补亏空大改盐法、茶法,又搞出折纳法、和金法,还铸以一当十的大钱尽坑百姓。蔡京一党奢侈贪糜,他吃一碗鹑羹竟要杀数百鹌鹑;王黼占田30万亩…… 蔡攸在徽宗还是端王时就开始巴结,徽宗登基后,他常在宫中扮作小丑给徽宗取乐,还常带着徽宗微服出宫嫖娼,一时宠信胜过其父。蔡攸做宰相不理政事,专事谄媚。徽宗尚道,他就找道士吹嘘徽宗是神霄玉清王降世,四处建神霄祠。 3. 本象的延续——乐极生悲,腐败亡身 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被蔡京等人哄惑得昏聩骄奢,热衷于吃喝玩乐,宫中佳丽“以万计”。朝廷对百姓必然横征暴敛,导致了1119年宋江起义[6](今山东),1120年方腊起义(今浙江)。北宋虽然三年内平息了叛乱,但无力抵御腐败的大军。蔡氏父子专权,腐败与时俱进。1115年大金建国后,宋金使者在海上往来,签定“海上盟约”共同灭辽,灭辽后宋把给辽的岁币给金国,金把燕云地区归宋。后来宋出兵即败,金灭辽后,宋不得不以重金赎回燕云,蔡攸因此成为英国公。 1125年二月,金灭大辽,当年深秋,金国的完颜宗望[7]与完颜宗翰分两路南下攻宋,宋军连连投降。 1126年初,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徽宗把皇位让给27岁的赵桓(钦宗,桓:音环)。钦宗即位不久,按太学生陈东上书之请,先后除了六贼(期间因金兵南下,徽宗逃亡南方数月)。六贼除蔡京被贬岭南外,五贼被先后处死,又杀了蔡攸、蔡翛。但主战派和投降党依旧内斗不止。80岁的蔡京被贬,沿途百姓无人肯卖给他食物,无人肯让他住宿,到了潭州(今长沙),饿死在城南一座破庙里。 腐败、党争保不住和平,割地、献银换不来安定,一场深重的亡国大难,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已经“定”在下一象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司马光被王安石贬出朝,在洛阳隐居15年,继续编著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元佑皇后:孟氏,哲宗的原配皇后,哲宗时遭诬陷,被奸相章惇所废。1100年25岁的哲宗去世,因无子,向太后立哲宗堂弟18岁的赵佶为帝,即徽宗。向太后垂帘听政不到一年病逝,其间给元佑皇后平反。徽宗时元佑皇后被蔡京阴谋废掉。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了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宫妃嫔,孟皇后居于宫外幸免。 [3]苏武牧羊:西元前100年,苏武受汉武帝委任,手持“旌节”出使匈奴,被单于扣住。苏武誓死不降,被流放到荒凉的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羊。西元前81年,在汉朝的交涉下,新单于赦免了苏武,苏武手持掉光了饰物的“旌节杆”回国。 [4]杨戬:北宋太监,受到徽宗宠信,任彰化军节度使,后升检校少保,强占民田,加重捐税为民痛恨。几经小说家撰述,被民间讹传为二郎神,在明朝成书的《封神演义》,把他设计成“正宗的”二郎神。 [5]高俅:《水浒传》刻画的第一奸臣。历史上高俅原是苏轼的书僮,以球技取悦赵佶,赵佶即位后,高俅渐被提拔,掌握禁军。高俅虽然贪腐,使禁军废驰,但其奸佞和罪过无法和蔡京相比。 [6]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北宋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收为国有,百姓捕鱼、割蒲都课以重税,违者以贼论处。由此引发了宋江等36位人于1119年聚义而起,不久离开了梁山泊转战华北,1121年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所围,宋江率众投降招安。 宋朝320年间大小起义上百次,宋江起义是规模、影响较小的一次,只因为《水浒传》的生动演义,使之家喻户晓。 [7]完颜宗翰:本名粘没喝,俗称“粘罕”,其父完颜撒改是金太祖完颜阿古打的堂兄。宗翰是金的开国功臣,灭辽的主将之一,也是灭北宋的西路军主帅,1128年又开始攻伐南宋,而成为金国的右丞相兼大元帅。在《岳飞传》里被戏说成金国大太子,被窝囊化了
======第二十一象 甲申(兑下艮上 损)靖康耻,北宋亡
21 谶曰 空厥宫中 雪深三尺 吁嗟元首 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 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 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太祖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空厥宫中 雪深三尺】:喻指隆冬大雪之后,金兵攻破东京(今开封),将宫中劫掠一空。 “厥”:音决,字意为“其”,若是拆字迷,“厥”有宫门大开之意,因“阙”(音却)是指宫门,“阙”无门,厰开了就是“厥”字。《推背图》金批本第29、48象都用了“厥”字,也可以这样一字双关地破解。 史书记载(接上一象解释):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秋,金兵再次南下攻宋,势如破竹。十一月二十日,兵临东京城下。此时抗金的名相李纲早被钦宗贬黜了,钦宗以此讨好金国换和平,自食其果。 “雪深三尺”:1127年初,阴历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再降大雪,酷寒。城南有红光横亘,其色如血,至晓不消。金兵猛攻,城破。 金兵不入城,5日后,钦宗出城乞降。十二月初五,金兵索要河东、河北守臣的家属为人质,并勒索金、银、帛数以千万计,钦宗照办。不久又降大雪。正月,钦宗再次被叫到城外扣押,二十五日又降大雪…… “空厥宫中”:为凑足金兵的勒索,钦宗罄尽府库,又派人全城搜刮劫掠,决不手软,可谓“掘地三尺”,连金银头饰都换走了,仍不足数。金兵又索少女1500人,民女不足,钦宗则用宫人充抵,女子被逼死者甚重。随后金兵劫走了徽宗、钦宗及其“妻孥三千余人,宗室男女四千余人,贵戚男妇五千余人,诸色目三千余人,教坊三千余人”等,以及大批珠宝、器物、古籍、服装、骡马…… 【吁嗟元“首首”】:“吁嗟”,(音:需接),叹息。 “首首”:是一个古字,已失传。今常以“首”字代替。该古字寓意明显:指皇帝钦宗和太上皇徽宗这二位“元首”。 【南辕北辙】 一语双关,既指二帝被劫掠到北国,又叹二帝事与愿违:对金国一味屈辱求和,金国第一次伐宋后,钦宗甚至充军发配了抗金名臣李纲以谄媚;城破之后,再屈膝供奉也难逃厄运。1127年,二帝被废为庶人,押往金国,北宋灭亡。 2. 解颂 【妖氛未靖不康宁】:以谜语指出宋金战争发生在“靖康”年间。 【北扫烽烟望帝京】:北国大金横扫北宋,烽烟战火烧到了宋帝所在的东京(今开封)。 【异姓立朝终国位】:指金灭北宋,立“异姓”张邦昌为帝,北宋国终。 【卜世三六又南行】:指北宋共九帝,而后宋室南迁,建立南宋。 “卜”:占卜算卦。“世”:此指北宋有几“世”皇帝。“三六”:九。 3. 解图 图中被押走的二人,显然指北宋二帝。图中清朝官员服饰者,喻指金人。这种服饰的借喻,前面已出现三次了,详见第7象的辨析。 二、文征解卦 卦为“损”, 下为兑,指泽;上为艮,指山。 “损”卦为“山高水深之象,以德报怨之意”,“斗争之象,诸事不顺,损失破财”,且“不利女性”。上述都与本象吻合。 “山高水深”:喻皇室被劫到金国,囚于到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北),一路山高水长。 “以德报怨、损失破财”:讽刺北宋对侵略者一味供奉求和。 “不利女性”:靖康之难,京城无数女子被摧残,后宫妃嫔、宫女、王室贵戚女眷数千人被掠走,少数辱死于沿途。到金国的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除钦宗的朱皇后自尽全节外,徽宗众妃只有7人到了他身边,钦宗终与3妃团聚,其她皇妃、公主、王妃、女眷,有300多人被送入“洗衣院”——官妓馆,绝大多数分给各营寨,甚至卖掉。 赵构的母亲韦妃(徽宗之妃)、夫人邢妃、妾,甚至两个幼女都入了“洗衣院”,韦妃、邢妃成了重点对象,赵构妻妾都被凌辱致死——以此羞辱赵构,蔑损中原——在忠君的古代,这种对国君的污辱,是对全体臣民的奇耻大辱!靖康亡国之难,是宋室人民不共戴天的大耻! 但是,赵构却不以此为辱!难怪《推背图》下一象把他誉为--“大赖”!
======第二十二象 乙酉(兑下离上 睽)南宋建 祸水漫
22 谶曰 天马当空 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木勾大赖 颂曰 神京王气满东南 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 临行马色半平安 金圣叹:“此象乃康王南渡。建都临安,秦桧专权,遂成偏安之局。当时之史实鉴之。木勾,康王名构。一木会支二八月者汉奸也,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 一、众解精华 1. 解颂 【神京王气满东南】:东南方某地要成为京城,建立王朝了。 【祸水汪洋把策竿】:卖国之策如祸水,泛泱全国。“策竿”:喻国策。 南宋的国策消极抵抗金国侵略,害忠良、割地、纳贡,鱼肉百姓。金兵每次入侵都大肆烧杀劫掠,生灵涂炭。 【一木会支二八月】: “木会”:是“桧”。“二八月”:阴历二月是“春”季的一半,阴历八月是“秋”季的一半,“春”、“秋”各半合为“秦”字。如此绝妙的谜语,难怪金圣叹赞之为古代谜语的巅峰极品! 【临行马色半平安】:点出“临安”二字,南宋的京城,即今杭州。 “行马色”:行“声色犬马”之道。 “半平安”:喻南宋在半壁江山苟且偷安,也只是半平安。 “临行马色”:似又有“临行马塞(塞路)”之意,赵构在相州欲出使金国乞和,宗泽和民众以“神马”塞路,假借天意阻止了赵构去金营求和,赵构得以南渡称帝,后来被改编为“泥马渡康王”的神话。 二、文征解卦 卦为“睽”,音葵,下为兑,指泽;上为离,指火。 与图意相同。下部的“兑”泽对应图中的水,上部的“离”火对应图中水上的马,12地支属相中,午马属火(阳火)。 本卦为“二女同居”之象,似乎讽喻赵构非血性男儿,一味投降。 “睽”卦大象:“离火向上,兑泽向下,上下相违不得正”。运势:“气运欠佳,水火不容”。正是南宋反降派和主降派的争斗,你死我活。 赵构即位之初,两派就水火不容。有赵构撑腰,投降派一直占上风。李纲力主抗金,77天被罢相、流放南方。民众请愿抗金的领袖陈东、欧阳澈被杀。岳飞抗金连捷,胜势之下准备“直捣黄龙”,被12道金牌召回,当年岳飞父子和张宪被冤杀,正是“上下相违、水火不容”。 三、陈曦试解 1. 解图 图中的水,与颂中的祸水、谶中的淼淼对应;马与颂、谶中的马对应。但是,人们看图时,联想最多的还是“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笔者以为,本图的马是讽喻赵构,就如第12象辛辣地讽刺“儿皇帝”,图中把石头(石敬瑭)画成哈巴狗的形状。 ※ 愚民的附会——泥马渡康王 皇帝开国需要祥瑞和灵异之兆,特别是在开国皇帝羽翼未成的时候。赵构除了说梦中受徽宗皇袍外,最佳的瑞兆就是“泥马渡康王”了。 该传说流传之广,以至于到了明清,还常用“泥马”指代赵构。如《古今小说》中的“泥马倦勤”(指赵构做了太上皇)。 “泥马渡康王”的故事版本众多,《说岳全传》中的流传最广,说赵构在金国做人质,被金兀术(音:乌竹,名:完颜宗弼,金太祖之子)认作义子。赵构逃出金营,兀术追出将马射翻,赵构仓皇换马,马驮他跃入江中,踏水凌空横渡,之后马不见了。赵构逃到庙里,见一泥马全身湿漉、化掉,方知泥马显灵。可这故事是赵构登基数年后才编出来的。 不过,赵构南渡建南宋,确实跟一匹马有关。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中,金军南下,汴京危急。宗遣康王赵构出使金军,以割三镇、尊金主为皇叔等条件,请求金人缓兵。赵构等人至磁州(今河北磁县),被抗金名将宗泽阻止,赵构依然犹豫,宗泽就请他拜谒城北崔府君庙(当地称“应王祠”)。众百姓担心康王从那里北行,于是号呼劝谏,“民如山拥”。赵构在庙中卜得吉签,当时庙吏20来人抬着“应王”(崔府君)的轿舆,假托“应王”神喻,要抬赵构回去,还有一匹庙中“神马”跟在轿后——“神马”塞路不让北去——“天意”不可违。陪赵构出使的副使王云力主康王使金,被百姓当场打死。康王乘轿归馆舍。 闰十一月二十五日,东京被金军攻破。二十七日,赵构接到了钦宗手诏,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宗泽力主解东京之围,被赵构贬职。 1127年四月初一,金军满载财宝,虏二帝、后宫、王室、贵戚、百姓近2万人北去,留下了张邦昌的伪楚政权。四月初四赵构事实上已决定即位,五月初一即位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南宋。 二帝尚在,赵构自立名不正,言不顺,各地抗金义军各自为政。赵构为了巩固地位,开始“找出”了各种证据,在均不能自圆的情况下,上述崔府君显圣,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应运而生了。 1149年,赵构亲自下令在临安建观供奉崔府君。后来金国来使,秦桧出接时看见了该庙,就让赵构拆了,怕得罪金国——因为赵构的帝位是金国赐的,不是“神”助的。1154年在西子湖畔重修观供奉崔府君,赵构亲书匾额并去“封神”。 赵构编造神话建神庙,是为了给尽失民望的自己树立圣上的威信,拆掉神庙谄媚金国,还是为了赖住皇位。 2. 解谶 【天马当空】 指“泥马渡江”的灵异故事,讽刺赵构以此给自己称帝补充根据。 讽刺的笔法,在12象预言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时也用过。赵构卖国自辱的行径不亚于石敬瑭,《推背图》这样讥讽他并不奇怪。 【否极见泰】 “否”:64卦中的凶坏之卦。“泰”:64卦中的吉祥之卦。 本句与成语否极泰来意义一致,指倒楣到了极点就开始见好运了。 赵宋王朝和赵构本人的命运都是“否极见泰”。 北宋灭亡,王室都被金国掠走,漏网的赵构,延续了赵宋王朝。 赵构1127年建南宋后,一直向金国摇尾乞怜,以为金国放他一马。他逃到扬州后苟安淫乐,1129年二月,兀术派兵奔袭扬州,赵构惊逃,因惊吓过度,从此无能生育。三月的苗刘之乱,赵构被迫让位于自己的幼子,两月后乱平。九月,兀术南侵,史称搜山检海,赵构一路逃窜,在海上逃了4个月不敢登岸。1130年兀术北撤,被韩世忠、岳飞杀得大败[1],从此再不敢渡江。赵构才开始“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大多数版本作“凤凤”(简体“凤凤”)。《康熙字典》注:“引古谶记:凤凤”。因为有名的传世古谶只有《推背图》,故本句做“凤凤”解: 若原文是“凤凤”,似指岳飞。“飞”繁体为“飞”,形如双飞之鸟;岳飞字鹏举,鹏是传说中的“百鸟之首”——展翅九万里;凤也是百鸟之王,似以此暗喻。 “淼淼”:水势盛大,对应颂中的“祸水汪洋”。 “凤凤淼淼”:似指南宋以岳飞为代表的抗金派和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的斗争,岳飞遭祸水,进一步喻指岳飞被投降派所害。 【木勾大赖】:南宋高宗赵构是个“大赖”子。“木勾”:“构”字。 ※ 赵构“大赖”的三个表现: 第一,国耻、家耻不雪,投降称臣,卖国割地。 上一象注解已经说过,北宋亡国,赵构父兄、皇室、宗室尽被北掠,金国竭尽所能羞辱赵构,赵构的家室成了“洗衣院”的重点。传说其母韦妃曾一天接客105人;赵构妻邢妃被俘时已孕,路上被强迫骑马,“堕马损胎”,又被奸淫,在“洗衣院”被凌辱12年后死去;赵构妾田氏、姜氏都被凌辱致死;赵构5个幼女,最小的失踪,三、四女死于途中,长女、次女自幼进了洗衣院。更可愤的是,金太宗命人“编造秽书,污蔑韦后、邢后”,写出她们的妓院生活,广播于中原及南方。 丧国之仇不共戴天,辱君之恨不共日月。在崇尚忠义的时代,仁人志士都象岳飞一样盼着“直捣黄龙”、“还我河山”,誓死不忘洗雪大耻。 而赵构一味向金国摇尾乞怜,向金国自称康王不敢称帝。岳飞北伐时,赵构就只让他打伪齐,不得进犯金国。金国1140年撕毁和约南侵,屡败于岳家军,仓皇逃回东京(北宋故都,今开封)。岳飞进军朱仙镇(开封西南),赵构派人“日行四百余里”,先后12道金牌调岳飞回师。 1141年兀术再犯中原,赵构再降十多道御札诏岳飞赴前线,金军闻岳飞而退。兀术向赵构示意议和,赵构立刻召回了岳飞、韩世忠、张浚[2],罢了他们的兵权,全力向金国乞和。 第二,虚迎钦宗回国,杀罢忠良保帝位 赵构数次向金国乞和的谈判中,屡屡提出索要钦宗、邢后(赵构母),以及徽宗的棺椁。可是,要回钦宗只不过是不得不提的政治辞令而已,就象赵构说他“愿同越勾践”等等巧语一样,刁买人心的。他两度贬李纲,杀欧阳澈、太学生陈东,都是遏制抗金迎帝归宋的主张和行为。 1141年兀术被岳飞杀得闻风丧胆,慨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时,向赵构提出除掉岳飞和岳家军。赵构立刻授意秦桧,秦桧构陷、搜罗、编造罪证无果,以“莫须有”之名杀了岳飞父子和张宪。死讯传出,宋人无不痛哭,投降派则如释重负。 杀岳飞后,能敌兀术者唯有名将吴玠、吴璘兄弟,他们曾两度大败兀术。赵构又遵从兀术的指示,让吴氏兄弟退兵,兀术得以横行川陕。 第三,尊严丢尽,靠神话树立天子威望。 1139年,秦桧就代表赵构跪拜在金使面前,向金称臣、割地、进贡。1141年杀岳飞后,再次向金国称臣割地、纳贡乞和,史称“绍兴和议”,与金国正式以淮河为界,与北宋相比,割让了近1/3的国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 赵构开始就不思进取,苟安淫乐,民心丧尽,编出“泥马渡江”的神话来标榜身价。如此卖国辱家,昏庸凶残,可谓“大赖”[3]。 四、苦心造伪史,秦桧变伟人 奸相秦桧、昏君赵构背着千载駡名,但他们代表统治阶层;岳飞“尽忠报国”万古流芳[4],却是一个敢抵逆朝廷错误意志(投降)、廉洁奉公、忠于国家不媚权贵的榜样,这个样板,对腐败昏庸的朝廷非常不利。因为如果人人都效法岳飞,昏君贪官怎能安枕?腐朽的朝廷,更需要秦桧之流来保证统治的稳定。于是乎,效法秦桧改史[5],分两步走—— 第一步,教育为本,哄不了成人哄小孩。 当今初中历史教材定性:“岳飞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义务教育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4]98页赫然写着:“岳飞能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提示:不能。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 完全蒙混了当时国家的概念,等于在说:宋朝全国人民的抵御侵略的爱国都是错的,只有昏君、投降卖国的贪官污吏最“爱国”…… 第二步,文化为先,蒙不了现在蒙未来。 《南宋皇朝》,一部全面诋毁岳飞、美化秦桧的电视剧本已经全面发行,定价100元。这部2001年问世的“划时代”巨著,被岳飞墓所在地的杭州市,列为“五个一”工程,重点推广。 该书极力丑化岳飞。岳飞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事迹只字不提,岳飞廉洁奉公、深孚众望、文韬武略、尽忠报国的风范一字不表,把岳飞塑造成了赵构手下一个亲信、打手,一个权色小人,设计岳飞拿老婆做诱饵……还抬出了李清照,设计李清照和比自己小19岁的岳飞以及赵构三角恋爱……把岳母刺字变为阻止岳飞落草为寇,把岳飞被杀的原因设计岳飞与众将盟誓造反…… 该书极力美化秦桧,把秦桧塑造成在金营中大义不屈的英雄,为了实现曲线救国而假投降的“勾践”,后来取信于金而被放回南宋;塑造秦桧深谋远虑,顾全大局,一改秦桧夫妇东窗密谋害岳飞之实,设计秦桧成全岳飞,让他自杀;一改小吏冒死为岳飞收尸,埋藏起来之实,编造成了秦桧为岳飞收尸;把秦桧刻画成不计前嫌的长者,设计他请李清照作媒,使岳飞的女儿和秦桧养子秦喜订婚…… 书中美化侵略者,编出金人善待掠走的宋室皇族,如赵构的母亲就宁肯给金国王爷作老妾也不愿意回宋作太后,最后被赵构气死了…… 谁都知道学生极易被薰染,文革时,一句“岳飞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就能掀起红卫兵扒平岳坟。在当今的言论管制中,强大、权威的伪史教育下,在生动的腐败文化滋润下,上述两步战略意味深长…… 但是,历史的方向,最终却是顺合民心的,不管一时如何得势,是非善恶、忠奸正邪也必将曝光于天下。权倾天下又如何?秦桧奸党最终铸成铁像跪拜在岳飞像前。岳飞墓阙上的楹联不是在警示今人吗?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兀术北撤,10万金兵以小船装财物走水路。至镇江,被韩世忠8千水军的大船撞溃——“梁红玉擂鼓战金山,金兀术兵败黄天荡”。黄天荡是死水,金兵突围无功,就以刀枪向东开挖淤塞的老鹳河故道,挖出水道30里逃入长江。到建康(南京)又被岳飞击溃。兀术再入黄天荡,屡攻屡败,后用汉奸之计火攻,得以突围逃脱。 [2] 张浚:和陷害岳飞的张俊不是一个人,如今常被人弄混。张浚是南宋爱国将领,文武兼备,曾四任右相,总领兵权。 [3] 赵构有一点是不赖的——传位给太祖赵匡胤的后人。 赵构惊吓过度,丧失了生育机能,幼子早丧。一次他梦见了太祖赵匡胤引他去看了当年“斧声烛影”之实——赵光义弑兄夺位的场面,赵构吓坏了,于是立赵匡胤的七世孙为太子并传位。北宋赵匡胤开国,赵光义夺位;南宋是赵够所建,皇位归还了太祖的后人。 [4] 史料记载:岳飞背上刺的字“尽忠报国”,而非“精忠报国”。岳飞没有小说中的武举出身,他从一个农家小兵以战功一点点升至一品重臣,从一个无敌的勇士成为文韬武略的大帅,其历程远比小说中的艰辛。岳飞的忠孝仁义、廉正无私,已溶为中华文化的血脉。 [5] 秦桧空前地大肆删改官方历史记录,销毁公文,严禁民间修史。致使后人修“宋史”很困难。人们可以从当世的书信笔记中看到岳飞北伐的英勇,在宋史中却找不到相应的内容。秦桧这样删改,对岳飞也只是淡化形象而已,未敢扭曲史实给岳飞栽赃。而今御用文人改史,是远胜于其祖师秦桧,难怪要对秦桧如此标榜。 [6]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303-06053-7 / G.4413。
======第二十三象 丙戌(兑下干上 履)蒙古崛起 南宋将倾
23 谶曰 似道非道 干沈坤黯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 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金圣叹:“此象主贾似道当权,汪立信文天祥辈不能以独力支持宋室。襄樊围急,西子湖边似道犹张灯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一、众解精华 本象的预言,已经到了蒙古崛起时。蒙古灭了夏,又联合南宋灭了金,转而挥兵南下攻取南宋。 1. 解谶 【似道非道】 “非道”:一语双关,既指“假道”,假、贾同音,喻断送南宋的奸臣“贾似道”;又指贾似道无道。 贾似道祸乱朝政甚于蔡京[1],他无德无才,靠姐姐为宋理宗的贵妃而腾达。诱主荒淫废政,大权独揽,卖官鬻爵,朝中逆之者贬。1264年理宗死,度宗沉迷酒色、软弱昏庸,贾似道更加肆无忌惮。他10日一上朝,甚至退朝时度宗要起立目送他走远。所有国家政务都在贾家处理,基本由门客替他批示。他派人天天猎寻美女,连宫女、妓女、尼姑都不放过。他天天在西湖上和群妓华灯歌舞,夜宴豪赌,歌舞升平。 蒙古1235年第一次伐宋大败,1257年第二次伐宋,蒙哥御驾亲征。 1259年蒙哥在合州(今重庆合川)战死,忽必烈久攻鄂州不克,欲回国争汗位。前往鄂州救援的贾似道赶去向忽必烈乞和,谎称“割地、称臣、纳贡”。忽必烈退兵,贾似道编造大捷报功,成了大英雄。 蒙古国争夺汗位的四年内战期间,贾似道在南宋一手遮天,正直的大臣,尤其是抗蒙将领相继被他下狱,甚至害死,四川守将刘整被逼反。 1268年,蒙古第三次攻宋,围攻襄阳、樊城 6年。贾似道隐瞒了5年,以各种手段不发救兵[2],直到1273年两城失陷,南宋门户尽开。 1274年度宗死,贾似道公然不执行遗嘱,自立4岁的赵显为帝,谢太后垂帘听政,实权仍在贾似道手里。 同年,伯颜率元军20万(蒙古1271年改国号大元)顺长江东下,宋军或降或逃。贾似道率13万大军迎敌,实际是去乞降,伯颜不允。一交战,贾似道和亲信就逃窜了。贾回京后被贬广东,途中被整死。 【干沈坤黯】:朝政昏暗,南宋要天塌地陷了。“沈”:古字,同“沉”。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祥”:指文天祥。“一江”:“汪”字,指汪立信。 “楫”:短的船桨。“断楫”:短桨断了,无法前进。 二句指南宋末年靠文天祥、汪立信等忠义之士苦苦支撑,亦难起色,如江舟断楫,形势一泻千里。 ※ 汪立信: 1273年任兵部尚书、江陵府知府,劝贾似道联兵固守,被贾罢官。1275年,元兵直逼建康(今南京),汪立信又被启用,率兵增援建康。元兵一到,南宋守臣望风降遁,全线崩溃,汪恸哭而亡。 ※ 文天祥: 1256年中状元,后因得罪贾似道,被贬赣州知州。1275年正月,元军直逼临安,朝廷发“哀痛诏”,号召各地进京勤王,基本无人响应,文天祥尽出家资招募义军。义军虽英勇,仍不能抵挡元军。1276年正月,元军兵至临安,文天祥被临时任命为右相,出城讲和,被扣留。 谢太后领幼帝投降,宋家皇室再次被劫掠而去。文天祥不降,初以绝食抗议,后在镇江逃脱。 陆秀夫等拥立9岁的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1277年,文天祥率军挺进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胜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回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元军主力来攻,文天祥败撤福建。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服毒自杀未果。1279年被押解经过“零丁洋”[3]后,写下《过零丁洋》千古传诵的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囚禁于大都(今北京),始终坚贞不屈,1283年就义。 2. 解颂 【胡儿大张挞伐威】:指蒙元四外扩张侵略,所向披靡。 “挞”:音踏,用鞭棍等打人。“挞伐”:武力大规模伐。 【两柱擎天力不支】:南宋末期,靠忠义的文天祥与汪立信,难以支撑。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指襄阳、樊城被元兵围攻6年,贾似道封锁军情不发兵救援,依然在西湖上泛舟夜宴,张灯结彩,和姬妾、群妓歌舞淫乐。 3.解图 图中文官,喻文天祥。腰配宝剑,喻文天祥是文官,带兵打仗。只身双臂支撑屋宇,喻以丞相文天祥代表的忠义之臣,苦苦支撑宋室天下。 二、 文征解卦 卦为“履”, 下为兑,指泽;上为干,指天。 “履”卦为“如履虎尾之象,险中求胜之意”,意为踩在老虎尾巴上,想险中求胜,正是本象所预言的历史阶段南宋的表现。 本卦大象为:“柔弱遇刚强,欲行却难行之象,难且危也”,正合本象南宋将亡,朝廷投降之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蔡京:北宋亡国的巨奸,参见第20象注解。 [2] 襄阳仅在被蒙军围困的第5年得到了宋将李庭芝的一次救援。 [3] 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县南。
======第二十四象 丁亥(兑下巽上 中孚)南宋灭亡
24 谶曰 山厓海边 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 于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金圣叹:“此象主帝昺迁山,元令张弘范来攻,宋将张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帝赴海:宋室以亡。” 一、 本象背景 南宋末年选择了联合蒙古,剿灭金国的战略,结果重复了当年北宋联金灭辽,随后被金所灭的命运。 前一象已经说到1276年临安被元军攻陷,谢太后携幼主恭帝赵隰(音:习)投降,皇室被掠去——重演了“靖康耻”的一幕。 好在恭帝的哥哥,9岁的赵昰(音:是),和恭帝的弟弟,5岁的赵昺(音:丙)被人提前带出临安。1276年五月,陆秀夫、张世杰等在福州立赵昰为帝,组建了南宋小朝廷。1278年赵昰落海,吓病而死,谥为端宗。赵昺即位,退守厓山,以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相,陆秀夫整顿内务,张世杰带兵抗元,以20万军民建立了基地…… 二、众解精华 1. 解谶 【山厓海边】:“山厓”:倒读破解,指当时的厓山,“厓”:同崖。 厓山,南宋的地名,在今广东新会县南近海一个大岛南端,西与汤瓶山夹银洲湖对峙如门,今称崖门。 【不帝亦仙】:指厓山海战南宋全军覆没,帝不为帝,仙逝归天了。 厓山海战,元将张弘范率军2万兵抵厓山,南宋率20万军民决战。张世杰错误的战术导致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突围后遇飓风而死,宋朝灭亡。 宋丞相文天祥在此战前,兵败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擒,被押到厓山。他在船上目睹了这次海战,曾作诗悼念。 【二九四八】“二九”:指北宋九帝,南宋九主。 “四八”:40乘8为320,指宋朝国运历经320年(960~1279年)。 【于万斯年】:“斯”,此,在这里。万年:万古,死了。 2. 解颂 【十一卜人小月终】:“十一卜人小月”为繁体“赵”,喻赵宋王朝终结。 【回天无力道俱穷】:再如何努力也无力回天了,特别是厓山海战南宋的战术,自陷绝路。 【干戈四起疑无路】:指厓山海战,宋军民被围,腹背受敌,出海口都被元军封死。 “疑无路”:宋军船阵大败后,张世杰派人驾轻舟去救幼主。时近黄昏,风雨大作,陆秀夫怕奸细卖主邀功,也怀疑无路突围,隧拒绝。 【指点洪涛巨浪中】:宰相陆秀夫背负着九岁的皇帝投海。 “指点”:陆秀夫为幼主指路:当为国死,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先催妻跳海,再以素白的绸带将赵昺紧束在背,蹈海殉国。 杨太妃等大批军民相继投海,据《宋史》:厓山海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出海面。悲壮至极! 3. 解图 图中,喻厓山海战的结局。 海上一木,喻“宋”字。“宋”字的宝盖儿头“宀”,该部首有天穹如盖的意思,和图中的天相应。喻宋室亡没于海上。 图中的太阳,按地图方位,是偏向西,故喻黄昏时分——正是陆秀夫负赵昺投海的时间。同时,幼主赵昺的“昺”字,古同炳,是光明之意。日落海中,喻赵昺投海。 三、文征解卦 卦为“中孚”,下为兑,指泽;上为巽,指风。 本卦的本意“风吹在泽水上”,正是本象预言的厓山海战,海上风云突变,风雨大作,最后张世杰突围了,也死于海上飓风。
======第二十五象 戊子(艮下巽上 渐)元朝国运
25 谶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 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 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此象主元太祖称帝斡难河,太祖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 一、众解精华 1. 解谶 【北帝南臣】:蒙古忽必烈在北方称帝,建立元朝,南方汉人称臣。 【一兀自立】:“一兀”为“元”,指忽必烈改蒙古为元,建立元朝。 【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陈曦试解) “麦戈”:这个古字已失传,故从句意破解。本句似指离开了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 ——会盟建国之后,就开始了四外的劫掠扩张,象捕燕巢一样。 “斡离河”:斡:音握,指斡难河,1206年,斡难河源头举行库里台选汗大会,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本句并非对“斡难河”的名称预言有失误,而是刻意做些微改动以掩饰天机。正如第5象用“金环”喻指(杨)玉环。唯恐天机尽泄,让当世人看破,这是预言之道。 “燕巢捕”:似喻蒙元攻灭他国,象捕燕巢一样容易,战术也是象捕燕巢一样合围攻伐。捕、端燕巢至少要从两边下手,成吉思汗确立的“大迂回”战术,就是先不直接正面作战,而是通过远距离快速包抄迂回,分进合击来击垮对手。 2. 解颂 【鼎足争雄事本奇】 “鼎足争雄”:蒙古、西夏、金国三国,如鼎的三足,鼎力“争雄”。 “事本奇”:局势出乎意料。弱小蒙古崛起,后来居上堪称奇。 【一狼二鼠判须臾】:指三国争雄很快见了分晓,蒙古迅速灭了夏和金国。 “一狼”:指蒙古。“二鼠”指西夏、金。“须臾”:很快。 【北关锁钥虽牢固 子子孙孙五五宜】 虽然北国蒙古军事强大,但是忽必烈建元朝后,只能传十帝。 “锁钥”:军事要塞。此为借代用法,指元的军事力量。“五五”:十。 二、文征解卦 卦为“渐”,下为艮,指山;上为巽,指风。 本卦为“草木渐茂之象,积小成多之意”,大象为“山上种有草木,逐渐生长,比喻循序渐进”,正合本象。 “草木渐茂之象”:喻指蒙古这个草原国家,渐入繁盛,欲“把天下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四处扩张,版图空前绝后。 蒙元的攻城灭国,也是有规划的“循序渐进”。 三、陈曦解图 本图四层含义,前两层意已基本由金圣叹解出。 其一:斧头为“铁”,柄为“木”,斧头背很特别,兵器、工具中的斧头背没有图中这么平整的——形似铁砧,“砧”、“真”同音,故这里喻建立大蒙古国的“铁木真”,他的孙子忽必烈建元后谥他为元太祖。 其二:柄为10节,喻忽必烈建元朝后,传10帝。 其三:以“斧”预示,而不用别的兵器,是借成语“伐性之斧”,喻蒙元征伐屠杀,灭绝人性。“伐性之斧”出自《吕氏春秋.本性》,意指砍绝人性的斧头。 这把斧的“铁头”,代表着蒙古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五位大汗。忽必烈灭南宋时,蒙元已经至少灭亡、征服了66个国家。他们破城之后常常是除了要掠走的年轻女子外,杀得一人不留,尽掠钱粮,有的民族被灭绝。蒙元的扩张屠杀了约2亿人,其中杀“中国”人7000万。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度[1],还保留奴隶制度[2],堪称“伐性之斧”。 其四:为何以10节斧柄,比喻忽必烈以后的皇帝?因为忽必烈以后的元朝皇帝,和“斧的铁头”不一样,他们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很少征伐外国。 忽必烈是从蒙古大汗到中国皇帝的转折。忽必烈推行汉法,导致了后来蒙古四大汗国与他实质上的分裂。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元”,是取《易经》“大哉干元”之意。尽管元朝在一些形式上抵御汉化,但实质上,在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被汉化是不可抗拒的。 四、征服者被文化“征服” 《推背图》本象把蒙元喻为“狼”。自铁木真建国开始,大蒙古国就成了一部战争机器。这个奴隶制的草原国家物产有限,战争不断。铁木真清楚地看到:如果不侵掠别国,又会陷入无休止的部落争战,于是开始了四外扩张。铁木真一生征灭了40个国家,使大蒙古国的疆域扩张到约3000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印度洋的波斯湾。元朝时进一步扩大,虽然四大汗国各自为政,但形式上,依然尊大元皇帝为“共主”。 蒙元“狼”的战争是彻底的反人性。成吉思汗发起的“征服运动”,屠杀了各国共2亿人,无数的城市变成了无人区,对东西方先进的文明都是空前绝后的灾难,它所带来的文明的传播和民族的融合都是被动的副产品。前苏联称成吉思汗使他们的科技倒退了一百年,巴格达人称他们的祖先差点被灭种……南宋几位名将顽强的抵抗,牵制蒙元,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西方。也正是汉文化影响了忽必烈,使他的滥杀和屠城有所收敛。即使这样,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灾难最深重的时期,7000万“中国”人死在了蒙元的“铁斧头”之下,元朝统治期间的压迫是历史上最深重的,农民起义也就最频繁,使元朝建国98年就灭亡了。 “征服运动”的祖宗成吉思汗,被当今红朝冠以“一代天骄”的美名大加歌颂,对他反人性的暴虐讳莫如深——这是借古赞今的手段——红朝在和平时期的各种运动,造成了8000万人的非正常死亡。 当然,排斥蒙元,甚至认为蒙古帝国和中国无关之说,似也极端。毕竟蒙古曾是金的属地,宋、夏、金、辽、大理、吐蕃都是中华民族在那个历史时期演变的产物,蒙古也不例外——别忘了,割掉蒙古是一个历史的错误,如果不是那个错误,恐怕很少有人会排斥蒙元了。 任何掩饰历史真相的做法,都不是在研讨历史,而是在“讲政治”。 正视历史,正视这段古代中国曾经沦为亡国奴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于她悠久深邃的文化——我们祖先博大的胸怀和先进的文明同化了蒙古,使这个古老的民族第一次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使大元也溶入了中华历史文化之中。 回过头来,再看看《推背图》这一象,在中国的历史上给予铁木真的大蒙古国一个“狼”的预示,给蒙元一个“伐性之斧”的比喻,给元太祖铁木真一个斧头的画谜,给元朝继任者10段圆木的象征,都是恰如其分、毫厘不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四等人制度:将人分为4等,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西北的外族人)第二等,汉人(汉、辽、女真人)第三等,南人(南宋各族人)第四等。在各方面歧视汉人、南人,甚至长期禁止他们有兵器,20家合用一把菜刀。蒙人杀死汉人,只被罚杖刑、充军而已。 [2] 元朝承袭了大蒙古国的奴隶制度,约有1000万奴隶,占全国人口的1/6,主要是劫掠来的。主人可以买卖奴隶,杀死无罪的奴婢,只罚87仗(私宰牛马者仗100),奴隶控告主人要被官府处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