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车取名比给人取名还难
给孩子起名费脑子,因为名字会伴随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样,给车起名字也不是项轻松的工作,因为名字的好坏,常常决定了汽车在销售途中的命运。
前不久,雪铁龙就为旗下车型“DS”的中文名字很是发了一阵愁:作为一款高端车型,DS来自法语的Deesse,意为“女神”,而这两个字母因为和网络热词“屌丝”的首字母相同而遭到调侃,显然与其力图打造的高端形象相去甚远……
2013年,众多合资汽车公司正准备将更多的新车型引入中国,但想给汽车取个好名字,却变得越来越难。“真是一件让人短命的事情。”一位合资车企公关部经理这样抱怨说。另一位资深广告人则介绍说,现如今,给汽车取名,即便请“风水大师”测字儿都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了。
作为舶来品,进入国内的汽车名称最早以直译、意译居多,最简单的是直译,日产Bluebird中文名叫做“蓝鸟”,大众Beetle译作“甲壳虫”,丰田Crown译为“皇冠”,Lotus译为“莲花”。当时,宝马(BMW)、奔驰(Benz)这样“音译+意译”的取名法已足以成为商标意译的经典案例。
在1980到1990年代,台湾甚至曾出现过一波汽车中文意译名泛滥的局面,如Ford Cortina(福特跑天下)、Ford Liata(福特你爱她)这样的名字屡见不鲜。
2000年初,急于争夺市场的国外汽车品牌想和中国消费者拉近距离,于是,一系列从中文思维出发的“意译+音译”车名大行其道,比如当时的通用君威(Regal)、荣御(Royaum)、凯越(Excelle)等等。
但如今,方向变了,音译逐渐成为汽车厂家的共同选择,业内普遍认为这样做有助于提升产品在全球品牌的辨识度。但再也没有哪家车企能靠名字达到当年“宝马”“奔驰”这样深入人心的效果了。
毕竟,对中国人来说,能适合车的、与汽车形象相关,表现其速度、力量的字,都差不多,比如“朗”“腾”“逸”“途”“凯”“福”等等。尤其是现在,本土品牌也开始逐渐采用外资品牌字眼,从名字上就更加容易混淆。有人开玩笑说,各家企业是不是请了同一个测字先生、就拿那几个字排来排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