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对话中,孔子表示要把“正名”作为他从政的首要大事来做。正,这里是改正、纠正的意思;孔子认为,“名分不正,说话就难以顺理;道理讲不通,国家大事就办不成,国家就治理不好。一方面,君主心不安,另一面也不能很好地对百姓实施教化,这样会导致刑罚失当,即对百姓滥惩滥罚,老百姓就无所措手足。所以君子为某事定名,就要使它可以明说,并且能使众人遵行。”
孔子的“正名”思想既表明了他的政治主张,同时也蕴含了语言文字规范思想。当时,周王朝的衰微,造成了诸侯争雄、不统于王的局面。各诸侯国都不服从周天子的领导,远离了周朝的规章制度。周朝原有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遭到了破坏,而各种新事物又大量涌现。旧的名称所指的“实”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旧名却仍在沿用。在孔子看来,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是“名不副实”了。例如,他曾有过“觚(gū)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觚本是一种方型酒器,在孔子时代变成了圆型,却仍叫觚。孔子认为“觚”之名已不合“方型有棱角的酒器”之实了,因此他叹道:“现在的觚已经不是原来的觚了,还能叫觚吗?”对变化了的社会制度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看法也是如此,孔子想使“实”回到原来的内容,他想重新建立原来的制度和秩序,他提倡名实相符,主张“克己复礼”。当然,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但他的名实相符的理论却体现了深刻的语言文字规范的思想。对后世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有很大启发。
春秋战国时代,荀子的正名思想也很突出。他在《正名》这篇文章中强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规范原则和规范标准的推行办法。他主张“名定实辨”、“道行志通”,就是说,治国者在给事物确定名称时,名称定了,就要让人清楚事物的实际内容(“名定实辨”),如果用名称来表示实际事物的定名之道推行了,人们的心意就可以相沟通(“道行志通”)。这样,治国者就能带领民众一起遵守名实之约。也就是说,制定了规范,大家都要遵守。他还提出了定名的具体办法。荀子的正名论与他的“约定俗成”论是一致的。荀子的正名思想虽然主要是为政治服务,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规范理论,虽然有局限和不足,但比孔子的正名思想有所发展和进步。
我们知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人们是用文字去记录语言中的词的。任何文字都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汉字也不例外。就汉字来说,一个汉字可能记录的是一个词,如:人、山、树、跑、跳等;有的是两三个汉字记录一个词,如:地球、火车、高兴、蜻蜓、普通话等等。不过,古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大多数,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随着人们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人的语言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构成部分,词汇的变化是比较显著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最先反映在词汇中,那么记录语言的文字也就随之变化。如“江”、“河”二字上在古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却泛指一切河流,“名”未变,“实”的范围扩大了;“臭”,原来指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现在只指臭味了,“实”的范围缩小了;“走”在先秦是跑的意思,现在不指跑了,而是指走路,“实”的范围转移了。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名”与“实”的变化关系,其实,不仅词的名与实在发生变化,汉字的数量、字形、字音也都在变化之中,社会上出现了新事物,语言中就迅速地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新词,那么语言里一个新词产生了,那就可能有新字产生出来。同样,一个陈旧的事物消失了,语言里的相对应的词就不用了,代表这个词的字就逐渐死亡。比如,武则天为自己的名字造了个“曌”(zhào)字,可是她死了,“曌”,字就不再用了,只保存在字典里了。新字产生,旧字消亡,就会使汉字的数量发生变化。
汉字字形的变化前面已经讲得很多了。这里再提一提异体字的问题。同一个汉字有不同的写法,如正体字“烟”还曾有过“煙”、“菸”等写法,我们把这类与规范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叫作异体字。各个时代都有大量的异体字存在,需要人们整理。
汉字字音的变化,我们可以举一个最常说的例子:中古时汉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发展到今天,北京话中,平声分成了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了,入声字分别归入了平、上、去三声里了;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了去声。可以看出从中古到现在,汉字的字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共有 8 页,当前是第 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