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方法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前人提出的简化方法,但比前人的方法更丰富、细致。其实这10种方法可归纳为四大类:省略、改形、代替、新造。
1977年12月,文改会公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简化字853个,简化偏旁61个,公布后,反对的意见很多,很强烈,虽然修改了几次,可都没能得到满意的结果,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废止。建国后公布的两个简化方案,一个成功;另一个流产,废止使用。
(三)如何评价汉字简化
这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赞成,一种反对,两种意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汉字简化是成功的,是应该肯定的,但这并不是说它没有缺点。说它成功,首先,有两千多个通用字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简化,许多笔画繁多的常用字减少了笔画,据统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515个简化字,简化前平均16.08画,简化后,平均8.16画,减少笔画近一半;1964年的《简化字总表》,2236个简化字,平均每字10.3画,被简化的繁体字2264个,平均每字15.6画,简化字比繁体字平均每字减少5.3画。这大大减少了人们学习和使用的困难,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其次,简化字有利于扫盲。汉字简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汉字的繁难,对识字教学很有帮助。有人作过试验,分别用简化字和繁体字在一些扫盲班上教学,结果,学简化字的比学繁体字的识字要快,效率提高20%。
再次,简化汉字有利于普及教育。普及教育,以识字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是重要内容,科研人员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识简化字比识繁体字的效率要高15%左右,书写速度高出40%以上。
还有一点就是简化汉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好处。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电脑。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的公布和印行,对计算机用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汉字编码的输入输出等都有重要意义。
近五十年来,我们的简化汉字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已在使用者中深入人心,并且还传到了海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联合国也在使用。现在,如果有人下令恢复使用繁体字,一定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
简化字也有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繁简对应比较复杂,给某些需要学习繁体字的人增加了困难,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简化字要和两三个繁体字对应,如“复”要和“複、復”对应等,“系”要和“係、”对应。有时几个简化字和相对应的繁体字在形音义上是交错的,如“乾”字本是多音字,表示乾湿的“乾”读ɡān,它与干(ɡàn)部的“乾”都简化为干,形体上与未简化的干支的干相同,而乾字的形体和另一读音qián却仍然使用,用在乾坤、乾隆等词中。这几个字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对那些既学会了简化字,又需要掌握繁体字的人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负担。
2、有些字简化得不太合适,给认读和书写带来不便。有的字简化后与形体相近的字容易相混,如:儿与几,设与没,抡与抢,耒和来等。还有一些字简化后使汉字的系统性有所削弱。比如樂,简化成“乐”,按照类推简化的原则,“爍(shuò)、鑠(shuò)、礫(lì)”就简化为“烁、铄、砾”,但是“藥”却简化成了“药”,学习时只能死记硬背。也有欲简反繁的现象,如:“農”写作“农”,“長”写作“长”,增加了部件,“楊”简化为“杨”,增加了新笔画。 [本文共有 8 页,当前是第 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