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羊城晚报》载,广州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站点的昵称征集活动本月底将结束,寓意“发展运动情谊长和亚运奥运齐名扬”的“红格窗”在网络票选中暂时领先。
北京奥运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叫“蓝立方”,广州相应地取个“红格窗”的名字倒也不错,毕竟亚运很多举措都是比照奥运和世博来的嘛,比如车辆限行,比如菜刀实名。
我个人其实很肯定“红格窗”这个名字,因为它实在很形象,一下子提醒了我,原来这些日子我在广州街头看到的有红格子装饰的、古色古香的报刊亭般大小的屋子就是亚运志愿服务站啊!
我曾在广州体育馆和天河颐高数码广场门前的主干道路边看到“红格窗”,但都是门户紧闭,我还纳闷这么漂亮的报刊亭怎么不营业呢?现在看了报道才“释然”,原来是亚运服务站,现在亚运还没到,本地居民自然享受不到什么志愿服务啦。
这设在主干道上的“红格窗”不能不勾起我对报刊亭的怀念。今年6月一纸政令就断了报刊亭进驻主干道的念想,并规划未来逐步取消露天报刊亭,引导其入室经营。而今与报刊亭相似大小的“红格窗”强势进驻主干道,难免让人怀疑之前对报刊亭的整顿是在为其铺路。
我想问的是,广州的主干道既能容下服务站,为何容不下报刊亭?若能引导报刊亭兼具服务站的职能,岂不省却移走报刊亭、移来红格窗、招募志愿者等等这许多麻烦?
其实归根结底,我觉得与其花大力气为亚运志愿服务站征名,还送什么命名者免费出国游,不如干脆就把服务站改回为报刊亭,名字不用征,还叫报刊亭!广州电视塔花10万征来的“海心塔”名字不也是被弃之不用了吗?
再者,以我个人有限的驴友经验来揣摩外地游客特别是老外的心态,我觉得他们应该更喜欢原生态的广州,更本能地抗拒营造出来的欢迎姿态。专门设个服务站,尤其会让外国游客觉得很见外、不真实吧?试想一下,让迷路的游客有机会向广州市民问路,不正好是展示我广州市民热情好客的雍容气度的大好时机吗?
除了指路,我还真想不出服务站还能提供其他什么特别的服务,我们那么多的政府部门,亚运期间的各项服务应该可以做到无缝覆盖、随时出动了吧?何必专门设这些个服务站呢?
不知政府部门对后亚运时代主干道上的服务站作何处置?依我看,不如就回归做报刊亭吧!服务站最该服务的就是广州市民,若亚运后能改作报刊亭,那不仅能解决不少低收入群体的糊口问题,也是文化广州在街头竖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