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中确定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以表示对广大教师的尊重与敬意。然而在26年后的全国两会上却有人提出,将教师节改为“知识节”,以利于全民更加重视教育。因为“教师节变味了!它已演化为学生的'送礼节'、教师的'收礼节'。”
该议案一经公开即引来民众的广泛关注,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该话题被再次引爆成为网民关注焦点。“知识节”一词迅速被网友创建于互动百科之上,以词条形式呈现事件始末与各家观点,据其中记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树华于2010年全国两会上表示:每年教师节成了许多家长和教师关系的'节骨眼',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教育节”或“知识节”,而非“教师节”。因此,建议将中国的教师节改名为全民“知识节”。对此,有反驳意见表示:改名本身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能不能根治教师节收礼现状,是一个难以预测的事情。这就像将“偷菜”改为“摘菜”,或者如同孔乙己一样将偷书改为“窃书”,名称虽然看上去更有“内涵”了一些,实质却很难因此而发生改变。因此,网友“1e°nff”建议将教师节改在寒暑假期间,因为学生放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教师收礼现象。
一时间,针对“教师节”更名以及教师收受礼品现象众说纷纭。据此,互动百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常教师节前夕,针对各院校名称、知名学者、教授以及“教师节”本身的词条浏览量及版本数都会高涨,而今年又增加了“知识节”、“交师节”、“节奴”等词。因为百科词条可以公正呈现事件始末,并且具备忠实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自身特质,所以这些热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映射出当下社会热点。其实,教师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教书育人,得到学生和家长代表情意的适当礼物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些家长送礼的出发点是想通过礼物获取特殊待遇是不正确的,这不利于学生自身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也亵渎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
互动百科对对【知识节】的解释:每年的9月10日是中国教师节,教师节本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提倡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待遇、关注教师生活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但随着社会道德环境的变化,每到教师节前后,有的家长借机送礼,送礼风愈演愈烈,相互攀比。有些学校也借教师节之机分发钱物。对此有网友、甚至政协委员呼吁取消教师节改为“教育节”、“知识节”或更改日期至寒暑假。 |